“在路上,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危險,開門殺(機動車駕駛員在路邊隨意停車直接開門——記者注)、機動車不打轉(zhuǎn)向燈、晚上的遠光燈,這些情況我都遇到過。我必須承認,有些同事的確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但不是每次出事都是外賣員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引起的,起碼我比較惜命。”馮超說,上個月,有好幾個同行都被撞了,基本上每個月都有大大小小的事故,“還有好多好多的事情說不完,過完年我就不打算送了,畢竟這一年多沒出大事算是老天對我的恩賜”。
江風,馮超的同事,曾經(jīng)在送餐途中被撞。“還好,只是傷了腳腕。”這名21歲的小伙子雖然說得“云淡風輕”,但眉頭依然緊鎖。
上個月,因為出了事故,江風只跑了18天的外賣,1個中評,1個差評。
“中評、差評的原因,就是站點連續(xù)派了五六單,餐飲店里人多,出餐慢,好不容易等到了,還得騎手自己去配餐,送到后并沒有超時,但是少了一杯豆?jié){,后來又專門跑了一趟送過去,還是給了中評。”江風說,“差評是黃燜雞,原因是另外一位騎手同事的車中途爆胎,過了40分鐘重新派發(fā)單子,17分鐘送到,給了差評。隔幾天才知道差評,打電話過去求情讓修改,客戶說周六影響她開心地休息了。最后發(fā)了短信還是沒有改。”
讓江風眉頭緊鎖的是下面這個賬單:
因為受傷,提前離職扣一半工資500元;差評扣50元;工裝費扣200元。千元工資七扣八扣最后剩下的一百多元還沒發(fā)。其間充手機費幾十元,電動車殼子撞爛暫無維修。
面對這樣的結(jié)果,江風不知道該如何回家過年。
“很多人都以為,在平臺上點外賣,送餐距離可能只是兩公里,其中的程序只是商家接單——騎手接單——騎手趕往商家——取餐送到,這樣的環(huán)節(jié)只需要十幾分鐘就行了。其實不是這樣的。我接單時可能還要再送其他的,還有其他的餐要取,關(guān)鍵是還要等,等完之后還要先送先定的,最后送完了到店里,還要繼續(xù)等,有的商家接單了居然還沒做。”江風說,“顧客說我送的慢,但是我給誰說理去,所以只能說理解萬歲。北方的冬天那叫一個冷,電瓶車充不進去電跑不遠就算了,關(guān)鍵是手機還經(jīng)常被凍關(guān)機。”
“差評”并非問題根源所在
正因為上述種種,此前,曾有機構(gòu)以及民眾發(fā)出“不要對送餐員差評”的倡議,但是,有不少民眾對此產(chǎn)生質(zhì)疑,表示“送餐是一種服務,在理解的同時,我們也要求正規(guī)”。
的確,一些送餐員的行為,令人無法“善良”。
近日,深圳的一名網(wǎng)友在微博上投訴爆料稱:點了外賣,配送員找不到位置,自己跟外賣的商家反映,結(jié)果商家向平臺投訴了配送員。沒想到幾個月后,配送員給買家發(fā)來了不堪入目的短信:“還記得你點的外賣嗎?我在你的外賣里面加了一點我的屎,味道怎么樣。”
1月10日,“餓了么”通過官方微博對此事進行了還原與回應。“餓了么”的聲明稱,該配送員承認短信確為其所發(fā),但表示在餐品中投放異物為詐稱,就為“氣一氣”用戶。對這一行為給用戶帶來的困擾,他表示歉意和悔意,并愿意承擔一切責任。“餓了么”也向該用戶致歉,并表示將給予補償金。
去年12月,福州網(wǎng)友“94咯”發(fā)微博稱,自己點了外賣后,送餐騎手遲到了1小時20分鐘。自己抱怨一句“為何這么久”后,竟遭到外賣小哥惡語怒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