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橋的悲劇發(fā)生后,東京昭和女子大學(xué)教授八代尚宏(Naohiro Yashiro)呼吁:“如果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就意味著必須有更嚴格的法律法規(guī)限制過度工作。《白皮書》披露,每年有96人因過勞自殺,但這只是冰山一角。”
在日本,壓榨、逼迫員工超長時間高強度工作的企業(yè)甚至有了專門的稱呼——“burakku kigyo(黑企業(yè))”。
《日本時報》的評論員麥可·霍夫曼(Michael Hoffman)寫道:“‘黑企業(yè)’沒有正式的定義,但它傳達的是類似奴隸社會的剝削制度。與奴隸制相比,‘黑企業(yè)’的不同之處在于,員工名義上可以自由退出。”
日本《花花公司周刊》講述了“A君”的經(jīng)歷:28歲的A君在某企業(yè)擔任裝配線主管,名義上他的工作時間是上午8點到下午4點半,但實際上,由于工作進度緩慢,他要從上午6點半工作到下午4點半,尤其是在業(yè)務(wù)繁忙的7~11月,每月工作140個小時已成為常態(tài)。
更令人不能忍受的是,公司還在減少加班費。勞動省官員來檢查時,公司就會進入合規(guī)模式。A君為何不辭職呢?他的答案是:“如果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我會的,但目前還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