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鄰兩村立圍墻切斷道路
學生抄近道或鉆洞或翻墻
為什么孩子上學的路這么艱難?據(jù)反映問題的盧先生介紹,奶子房小學位于奶西村,生源主要來自奶西村和奶東村。奶西村拆遷后,建起了一大圈圍墻,截斷了連接兩村的主干道。原先從他們居住的奶東村,沿主干道只要向西走10多分鐘就到學校了,而現(xiàn)在只能七拐八繞地走小路。原先孩子自己上學放學家長都很放心,但現(xiàn)在只能盡量接送孩子,還有很多沒時間的家長只能任憑孩子翻墻鉆洞了。
記者在奶東村的西口看到,原來的主路也被水泥板等雜物阻擋,禁止車輛通行。而西口正對著圍墻上還有一個修補的痕跡。一位家長說,這是原先孩子們上學鉆洞的位置。由于一兩戶拖延搬遷,圍墻留了一個1米多高的洞。去年孩子們一直從這個洞穿過去。但今年洞口被封上,又被氣憤的家長扒開,折騰了兩次。5月9日洞口被徹底封堵后,孩子們只得“另辟蹊徑”。
其中一條小路就是翻墻頭。在奶西村一側(cè),孩子們指著墻根下一個破沙發(fā)說:“那就是我們爬墻的地方。”只見水泥磚墻大約2.5米高,踩著一個破沙發(fā)就能翻過去?看記者不信,一個五年級的男孩子手腳比劃著說:“原先這有一座梯子,上去容易,墻那邊下去就難了!”
而后記者繞到奶東村,在圍墻另一側(cè)看到,那里只有一個小土堆上放著一個紅色沙發(fā),距離墻頭還有近2米高。“我們就是這么跳下去的。”男孩壞笑著問記者:“還有女孩和我們一樣翻墻呢!你敢跳嗎?”旁邊一個二年級的小女孩怯怯地說:“反正我不跳。” 一位家長告訴記者,有一次一個高年級的女孩爬上了墻頭,卻怎么也不敢跳下來,猶豫了好長時間,最后被一個叔叔從墻頭上半扶半抱了下來。大約一周前,梯子被撤走了。
拆遷荒地按要求封閉管理
學校唯一通道多繞兩公里
記者與學校的門衛(wèi)聊天得知,目前在校生大約300多人,因為奶西村拆遷了,所以剩下的孩子大部分住在奶東村。關(guān)于學生翻墻的事兒學校是知道的。他們也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拆遷荒地安全要求,必須建圍擋進行封閉式管理。學校對此也很無奈,只能反復(fù)教育孩子和家長注意安全,要走大路,不要翻墻鉆洞。
對此,家長們表示確實接到了學校的通知。但問題是,孩子們沒有更安全更便捷的上學道路。村子拆遷后留給學校的所謂大路是一條“南轅北轍”的路,從學校出發(fā)先向西600百多米,進入來廣營北路,向南走500米后,再向東拐入順白路。記者測量了一下,這樣從學校到奶東村大約要2.5公里。記者步行這段路大約30多分鐘,而且附近工地多,大量工程車輛和渣土車從路口拐出,速度很快,倒車時也不管不顧,確實危險。
一位媽媽告訴記者,她寧可帶著孩子走小路、穿廢墟、鉆欄桿,也不想讓孩子走順白路:“路上那些大車發(fā)出尖銳剎車和鳴笛聲,我都害怕。為什么不能留給孩子一條綠色通道呢?哪怕只在上學放學時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