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媒體報道,北京通州 14名女學生皆因校園欺凌被判刑,其中最重的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緩刑二年,輕的行政處罰。為了幫助這14名校園“小霸王”們順利回歸校園,通州法院開展了未成年犯少年課堂活動,聯(lián)合通州某學校,共同對14名罪錯少年進行為期一周的法制教育。
如何界定校園霸凌?
挪威學者Dan Olweus 則將校園霸凌定義為:一名學生長時間并且重復地暴露于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負面行為之下霸凌并非偶發(fā)事件,而是長期性且多發(fā)性的事件??墒?,在我國校園霸凌的邊界卻不明確,有些容易被稱作小孩子不懂事或者“玩笑和打鬧”而模糊化。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兒童心理科汪玲華(名醫(yī)預約)主任表示,要界定事件是屬于孩子間的打鬧還是霸凌,需要從次數(shù)、被打的人數(shù)、還有對身體和心理造成的影響幾個方面來考慮,是指一個學生長期重復的被一個或多個學生欺負或騷擾,或是學生被鎖定為霸凌對象而成為受凌虐學生,導致其身心受到嚴重傷害的情形,具有欺侮行為; 具有故意傷害的意圖; 造成生理或心理的傷害; 雙方勢力(地位)不對等。
孩子被霸凌有長遠影響!
孩子小時候受欺負,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產(chǎn)生影響。根據(jù)倫敦國王學院的一項新研究發(fā)現(xiàn),童年的消極社會、身體和精神健康的欺凌行為仍明顯影響近40年后的生活。這項研究研究了在1958年的一個星期內(nèi)出生在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的7771名兒童的父母提供的關于他們孩子所面對的欺凌信息,他們的年齡層為7歲和11歲。孩子們則隨訪直到50歲。這項研究第一次看在成年早期欺負行為的影響,該項研究還發(fā)表在《美國精神病學雜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