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6日下午3點左右,長春市富鋒派出所,趙警官正忙著工作。伴隨著“吱嘎”的金屬摩擦聲,她知道有人進屋了。抬頭一看,推門而入的是一個十幾歲的男孩,穿著藍色外套、紅色褲子,身邊沒有大人。進屋后,孩子的動作讓趙警官心生好感,他回頭輕輕扶了一下門。
“一看進屋的是個孩子,我其實挺驚訝,因為很少見到這么小的孩子自己來派出所。看得出孩子很有素質(zhì),很多大人進屋都不會順手關(guān)門。”經(jīng)過了解,趙警官得知男孩叫小雷(化名),是想給父親辦死亡證明,目的是去孤兒學校念書,這讓她心里“咯噔”一下,小雷到底遭遇了什么?
“小雷說話時特別平靜,我問什么他都能對答如流,思維和表達非常清晰。他越是這樣我心里就越不舒服,像他這個年紀的孩子怎么會變得這么……”趙警官不知道該用什么詞形容小雷,她的孩子與小雷年紀相仿,卻有著天壤之別。從警13年,她從未見過這樣的情況,一個12歲孩子獨自到派出所給父親辦理死亡證明。
“根據(jù)我的工作經(jīng)驗,小雷還需要一個新戶口,我知道他還在上學,是請假出來的,很不容易,所以我用自己的錢給他辦了一個新戶口,還給了他100元錢。”趙警官說,小雷是雙手接過去的,頭微低說了聲“謝謝”,語氣依舊十分平靜。“在他臉上我根本看不到情感的波動,不像其他孩子情緒都寫在臉上。我能感覺到,他心里記下了這事,他確實需要幫助。
暴躁的父親和缺位的母親
小雷的父親是今年走的,65歲。20多年前他第一任妻子因故離世,留下了3個男孩。在孩子們眼中,他是一個脾氣暴躁的人,經(jīng)常打罵他們。他住在農(nóng)村,后經(jīng)人介紹與同屯一名女子相識,并于2001年結(jié)婚。2005年左右,妻子懷孕,當時他已經(jīng)53歲了。這個孩子就是小雷,他幾乎是在全家人的反對聲中出生的。
“我有時候會覺得自己的出生對家里是一件不好的事,母親總是罵罵咧咧的,有時候我在床上翻個身她都要罵老半天。”小雷說,母子間很少有親密接觸,就連送他上學,母親也經(jīng)常開小差,扔下一句“你自己去吧,我還有事”就半路離開。小雷知道,很多時候母親是去打麻將了,那時候他對母親的行為并不太理解,“媽媽都是這樣的嗎?”
與母親相比,小雷更愿意跟父親相處。他放學回家的時候,父親會說:“我大兒子回來了,餓不餓啊?”有時候父親無緣無故發(fā)火,小雷就會給幾個哥哥打電話。
小雷的父親經(jīng)營一個水電焊修理鋪,在他眼里,父親是這方面的“大拿”。“那時候他干活,我就在旁邊看,他還會教我,連看帶捅咕,我也學得差不多,很多東西自己就能做。”小雷說,他把家里的電器拆了個遍,電視機他就拆了三回,因為總會跳臺。如今,家里的鐵架床有三分之一是他自己焊接成的,他說一些簡單的東西只要有圖紙他就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