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xiàn)在腿不好,但拄著拐杖還能自己走路。”9月21日下午,在廣安市岳池縣一處老小區(qū)內(nèi),85歲的蔣世民告訴四川新聞網(wǎng)記者,他還能繼續(xù)為關(guān)心下一代工作出力。據(jù)了解,蔣世民是廣安岳池縣檢察院關(guān)工委執(zhí)行主任,1994年從岳池縣檢察院退休,2008年開始參加關(guān)工委工作,他退而不休,在關(guān)愛留守孩子中奉獻愛心,發(fā)揮余熱。2009年,蔣世民了解到留守兒童生活、學習缺少照顧,于是便主動拿出3000元錢,開始創(chuàng)辦“岳池小記者學校”,讓留守孩子走進小記者學校,去感知社會,感悟生活。
蔣世民告訴四川新聞網(wǎng)記者,“岳池小記者學校”以縣上的南街小學為載體,每周六,該校就會騰出一間教室作為“小記者”們上課的地方。在這里,“小記者”們可以學習攝影、書畫、舞蹈、寫作等方面的知識。不僅如此,“小記者”們除了學習理論知識,還能“實戰(zhàn)”。“我去慰問貧困學生的時候,就會帶上‘小記者’和我一起去,他們就能順便寫‘新聞’,記錄下整件事。”如今,“岳池小記者學校”已成功開辦五屆,培養(yǎng)小記者160名,出版《岳池小記者報》65期,刊發(fā)小記者作品1500多篇,70多篇小記者作品在《廣安日報》、《少年百科知識報》、《教育導(dǎo)報家教周刊》、《精神文明報》、《少年時代》等媒體刊發(fā);2010年小記者參加“多思樂學杯”全國中小學生主題作文大賽活動競賽,獲得一、二、三等獎的小記者共有36名。
姚鷺是“小記者”中的一員,她對自己第一幅攝影作品《美麗的小鹿》這樣描述:“美麗的樹林里,一只小鹿在深情呼喚著媽媽……”這張作品攝于岳池鳳山公園,作品中的小鹿是鳳山公園山上走廊的一個雕塑。如今,姚鷺在攝影中找到了快樂,在QQ空間建立了自己的攝影專題,專門放自己的攝影作品。她說,是蔣爺爺帶她愛上了攝影,找到了人生努力奮斗的目標。
另一名“小記者”朱宣丞在日記中寫到:“蔣世民爺爺對我們真好,他這么大年紀了,仍然捐款為我們購買學習用品和小記者校服;蔣爺爺是我見過的最有愛心的老爺爺,他每周六都把時間給了我們留守孩子,讓我們的周末不再孤獨。在蔣爺爺?shù)膸椭拢业膶W習成績提高了,考試還得到了老師的表揚;蔣爺爺是個好爺爺,我們都喜歡叫他‘愛心爺爺’。”
不僅如此,從事司法工作20多年的蔣世民,發(fā)揮所長,退而不休。2014年3月,為讓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權(quán)益受到平等保護,蔣世民牽頭參與成立了岳池縣“附條件不起訴未成年人幫教考察工作站”,該工作站設(shè)在團縣委,由律師、教師、義工、心理咨詢師等組成“陽光幫教員”。幫教員對依法作出附條件不起訴的涉罪未成年人,在一定期限內(nèi)設(shè)定條件進行監(jiān)督考察,通過社會化的教育引導(dǎo)和幫助,對未成年人實施轉(zhuǎn)變思想、惡習矯正、知識灌輸、德行培養(yǎng)等,開展未成年人附條件不起訴幫教工作。
考察工作站目前已對4名失足青少年進行了幫教,取得了較好的幫教效果。其中,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陳強讓蔣世民記憶深刻。據(jù)蔣世民介紹,當時陳強偷盜價值2148元人民幣的手機,其行為已構(gòu)成盜竊罪,后因陳強積極認罪、悔罪,且得到被害人龍某的諒解,岳池縣檢察院依據(jù)相關(guān)法律對其作出微罪不起訴決定。后陳強在幫教下,日益變好。“今年陳強還考上了重點大學,收到錄取書當天,還專門給我打電話表達感謝。”
蔣世民如今身患多種疾病,但他仍然在為關(guān)心下一代工作出力,他總是謙虛地擺著雙手說“我做得還不夠,我做得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