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申請勞動仲裁
學校該不該支付高額賠償金
干了14年教師,無緣無故被“炒魷魚”,鐘某氣不過。今年3月3日,鐘某向南寧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確認從2002年9月1日起至2016年11月1日,他與附屬學校存在勞動關系,2016年11月2日起至2017年2月2日,他與某華學校存在勞動關系。兩所學校共同支付給他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12萬多元,并共同賠償他失業(yè)保險金損失4.5萬元等等。
今年5月9日,南寧市仲裁委作出裁決,確認鐘某與附屬學校從2003年1月7日起至2016年11月1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鐘某與某華學校從2016年11月2日起至2017年2月2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某華學校向鐘某支付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10.2萬多元,并賠償失業(yè)保險金損失4.5萬多元。
在學校干了沒多久,就要支付這么多賠償金,某華學校不服該裁決,向良慶區(qū)法院提起訴訟。
該學校的理由是,鐘某違反該學校保密制度,向某附屬學校泄露該校學生信息,導致該校流失381名學生到某附屬學校。該校因此解除與鐘某的勞動合同,這是合法解除,不應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且該校與鐘某存在勞動關系的期間為2016年11月2日至2017年2月2日,不應將他在某附屬學校的工作年限產(chǎn)生的義務,強加給某華學校。鐘某自己申請放棄購買社保,失業(yè)保險金損失也不該由他們支付。
而鐘某則認為,某華學校說他泄露學生信息,是主觀臆斷,沒有證據(jù)。某華學校是從某附屬學校分立出來的,兩個學校存在關聯(lián)性,所以計算他的工作年限要從進入某附屬學校算起。用人單位為職工購買社會保險是法定義務,兩所學校均未為他購買社會保險,導致他失業(yè)后無法領取失業(yè)保險金,某華學校應該賠償該失業(yè)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