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姣與同事莊老師正在討論,孩子們的體育課該如何上。章正/攝
她,憑什么面對家長期望的“綁架”
看著李小姣開私家車上班,有的青聯(lián)委員不能理解,公益人的生活能這么好嗎?
這樣的說法傳到了杜志強的耳朵里,他還把資助李小姣的青聯(lián)委員叫到一塊談心,“為自閉癥兒童開辦專門學校,并不是什么個人的義務,李小姣賣了房子做這個事,太難能可貴。”
莊帥帥是李小姣的同事,在她看來,在山西,很多人對公益的認知,還停留在免費的水平。“公益的概念是付出愛和行動,公益是有成本的。”她說。
在靈星學校,收費從1200元~1500元不等,有的孩子語言課程需要一對一上課,還有一些普通課程需要一對二或者一對三上課。整體而言,學校師生比在1 2。這樣的公益,做起來依然有些捉襟見肘。
更大的壓力來自家長。記者在采訪中遇到了然然的奶奶,她一手拿著書包,另一只手拉著然然,正準備回到不遠處的出租屋,爺爺在家里準備好了飯菜等她們回家。
“知道孩子是自閉癥,孩子的父母瞞著我們老兩口離了婚,孩子怪可憐的。”奶奶的眼眶濕潤,孩子父親工作忙,老兩口從山西的一個地級市,帶著孩子輾轉(zhuǎn)于北京和太原做康復治療,已經(jīng)花費幾十萬元。
即便老兩口是從公務員崗位退休,兒女的條件也不錯,但敵不過自閉癥給這個家庭帶來的裂痕。對于奶奶來說,小然然情況變好,才是他們最大的期望。
17歲的大寶是靈星學校最“頭疼”的學生。與很多學生不一樣,他1米75的大個頭,鼻子下面長著胡須,沒事的時候會呆呆地望著窗外。最讓人擔心的是他到了青春期,有段時間看到女孩子大腿就會用手去摸。老師們都不敢穿裙子上班,李小姣不得不專門給他買了一個假人模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