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許先生得了直腸癌, 醫(yī)生說他最多只有7年生命。但就在2014年,醫(yī)生說的那個生命的終點,許先生獲得了世界最高翻譯獎項“北極光”杰出文學(xué)翻譯獎。
老先生豁達地笑說:“看見沒有,這生命是自己可以掌握的。”
“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要使你過的每一天,都值得記憶。”
許老最讓人感動的是他對翻譯葆有的單純而執(zhí)著的熱情,無論世事紛擾,他只默默耕耘自己一份田地,樂在其中。
關(guān)于許淵沖,還有不少趣聞軼事,我們試舉一二,可以一窺先生的性情。
? 機智翻譯化解尷尬
《光明日報》的一篇文章講到許先生求學(xué)時的軼事,那時他風華正茂,初顯才情。
1941年末,陳納德上校率美國志愿空軍來華支援。由于缺乏翻譯,西南聯(lián)大外文系的所有男生被集體征調(diào)到了“飛虎隊”。
在歡迎會上,“三民主義”讓語言不通的賓主雙方冷了場。就在這時,年輕的許淵沖站起來,大聲引用林肯的話來解釋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民族,民權(quán),民生):“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機智地化解了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