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管理員”“班級美化者”“桌椅管理員”……在一張班干部競選崗位表上,除了班長、學習委員、紀律委員等“傳統(tǒng)崗位”外,還有一些特別的班干部。近日,長沙市開福區(qū)東風小學一班主任在班級群里發(fā)了“班干部競選崗位表”,為全班48個孩子設置了近50個崗位。
記者發(fā)現(xiàn),讓孩子們“人人都是班干部”,并非這位班主任的首創(chuàng)。在長沙市麓山濱江實驗學校等學校,也有這樣的人人“自管”班級。
【現(xiàn)象】 人人有事做,全員都是班干部
上到班級管理、作業(yè)收發(fā),下到班里的桌椅、旗幟,在長沙市開福區(qū)東風小學六(1)班,每件事都有專人專管。“最開始的時候,我只是在書中看到了這樣的教育理念,然后在班上實驗調整,發(fā)現(xiàn)反響還不錯,就一直堅持下去了。”該校六(1)班班主任常維告訴記者,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語文科組老師調整討論出了責任崗位的班級管理模式。
“我們班新增了雨傘管理員、桌椅管理員、班級美化者等這些比較有意思的職位,其實就是把每個大的職位細分到每一個小的職位上,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在我看來,沒有職位的大小,只有細心與認真。”六(2)班班主任向馮靜告訴記者,除了值日班長是每日輪換,其余的崗位基本都是一學期輪換一次,如果期間發(fā)現(xiàn)同學的責任心下降,或者對于目前所處的崗位興趣不太大的話,可能會調換職位來保持同學們的積極性。全員參與,因人而異,也符合當前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理念。
在長沙市麓山濱江實驗學校,該校C2104班也早在新學期伊始便做了這一創(chuàng)新嘗試。“全班共有47名學生,人人都是班干部,且皆由學生‘競聘’上崗。”該班班主任賀珍珍介紹,從常見的組長、班長、課代表,到班級專屬的旗幟管理員、晨讀百靈鳥、班級攝影師……職位的分配非常細致,同時結合孩子自身特質,發(fā)揮個性所長,真正勝任崗位,當一個負責的好“干部”。
【觀點】 應激發(fā)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
“每一個孩子身上都有閃光點,學習成績并不是唯一能展現(xiàn)他們優(yōu)秀的。”賀珍珍表示,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鍛煉,擁有展現(xiàn)自己能力的機會,是她決定實施每個學生都任班干部的班級管理模式的目標。如今,這一嘗試已試行一年多。這一年多里,C2104班每周都獲評流動紅旗,從未中斷。
該校校長葉志國認為,人人都是班干部,意味著人人都將擔任班級管理者和服務者的角色。這對于學生來說,不僅是一種能力上的鍛煉,也有利于提升參與班級建設的積極性,增強責任感和自信心。
在葉志國看來,孩子從小就希望得到認可,賦予職責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fā)孩子向上的動力,甚至能帶動學習成績的提升。同時,也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減少學生之間的攀比。(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楊斯涵 劉鎮(zhèn)東 黃京 實習生 王詩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