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張《Black & Golden . pure》,曾經(jīng)出任《Graceland恩賜之地》制作人的David Kosten,共有五首制作作品。其中,作為開場曲的《David Kosten I》,也是一首充滿英式搖滾律動的作品,但沒有了吉他噪音墻的這首音樂,卻有著一種獨特的開闊和明朗,飽滿的鼓點層層推動,吉他的和弦星星點點,從而營造出一種回旋的時空感。這樣的純音樂,對于歌迷來講,既是一種聽覺的渲染,其實在隨著音樂搖擺的同時,也是一種激發(fā)創(chuàng)作欲的好機會,因為它確實能夠讓有音樂敏感的歌迷,也忍不住在旋律與節(jié)奏的擺動中,來上那么兩句。
即使在這么一張充滿各種音樂可能性的唱片里,《Guy Sigsworth》都是一首相當驚艷的作品。在看似布魯斯的吉他Riff中,作品卻有著完全不是傳統(tǒng)布魯斯音樂的走向,大提琴的呼應和游離,已經(jīng)接近于馬頭琴的音色,所以也讓這首充滿著實驗鬼魅氣息的作品,因此有了千軍萬馬奔騰的畫面感。這首作品不僅僅是在華語樂壇幾乎聽不見,即使在獨立音樂圈里,也算是相當前衛(wèi)和實驗的作品。至少尚雯婕這個級別的歌手,很難敢在自己的專輯里,安排這么一首“蛇精病”的音樂。
在一個EDM的時代,領先華語EDM很多年的尚雯婕,卻更希望自己的音樂里,有不同的EDM玩法,《Red Triangle I》就是這么一首作品。作品不用那種最時髦的音色,以及同時代主流的編曲邏輯,扎實的鼓點,首先讓這首EDM作品聽起來很有底蘊。明亮的合成器音色,聽起來更像是復古的迪斯科,讓人既有搖擺的沖動,更有一種向上的能量,最后的合唱更是點睛之筆,成了推動音樂的力量。
當然,用文字來解讀這樣一張編曲專輯,終究是無力的。編曲是現(xiàn)代音樂最復雜也最自由的結構,它是音樂人通往無限可能性的天梯,對于歌迷同樣如此。這次的尚雯婕用這么一張沒有自己聲音的唱片,作為專輯的先導唱片,雖是一時犧牲,卻無形中完成了另一種成全。而這種先導,也是為真正的音樂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