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采訪中提醒:“阿妹,12月13日是你出道的日子。”張惠妹恍然大悟:“天啊,我都出道21年了……”
日前,張惠妹發(fā)行第19張錄音室專輯《偷故事的人》,并在北京舉行發(fā)布會。首播主打歌《連名帶姓》讓很多人有代入式的感動,這也源于專輯的基調(diào)——張惠妹以自己的視角,承載著許多人的悲歡離合。
發(fā)布會后,張惠妹接受媒體采訪,她提到了自己的“擔(dān)心”:在制作這張專輯的時候,感覺自己仿佛被掏空,不知道第20張會在什么時候……
張惠妹是幸運的,唱了21年,還能給我們以驚喜和感動,這背后是她對人生的沉淀和對音樂的執(zhí)念。
“妹力四射”的巨星
1996年12月13日,張惠妹發(fā)行了第一張個人專輯《姐妹》。
《姐妹》進入宣傳期,媒體要訪問新人,公司五六位工作人員告訴她要怎么說,張惠妹站一邊聽、一邊抖,當(dāng)麥克風(fēng)、攝影機、錄音筆和鎂光燈齊刷刷杵到她面前時,張惠妹竟然緊張到大哭。
“你們到底問了什么?”工作人員急了。“就問了你可不可以介紹下你的新專輯……”媒體回答。公司的同事旋即把張惠妹帶走,她一個人在房間里哭了很久,再出現(xiàn),很多記者已經(jīng)離開。
僅僅一年時間,張雨生為張惠妹制作的兩張專輯和《哭不出來》等多首金曲,將市場的華語音樂份額占去了大半。
到了1999年,張惠妹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語,出道3年的她舉行了“妹力四射”世界巡演——從豐華唱片公司發(fā)明“妹力四射”后,人們就很難再找到更好的詞來形容張惠妹的現(xiàn)場感召力了。在上海演唱會現(xiàn)場,張惠妹先透過大銀幕打招呼,還沒出場就引來瘋狂的叫喊,一登場,全場更是歡聲雷動。
被指“累贅”的低潮
人生總是有高有低,張惠妹的低潮始于2000年。
從豐華唱片轉(zhuǎn)投華納后,張惠妹遭遇新人孫燕姿,公司資源全部向她傾斜。除了《我要快樂?》,她在華納時期的專輯銷量縮水近九成,其中最慘的一張是《也許明天》——真的很吵很糟糕。
張惠妹還是第一個被音樂人公開“勸退”的歌手。2005年,音樂人包小松、包小柏批評張惠妹“新專輯進步太小,建議她減少出片量,好好保養(yǎng)自己略顯沙啞的嗓子”,還說張惠妹“是唱片公司的累贅,出片殘害唱片公司資源。”
2012年,AMeiZING LIVE WORLD TOUR巡演開啟,她第四次回到上海體育場,結(jié)果慘淡收場,看臺僅開放一萬多個座位,加上內(nèi)場幾千個座位。
《阿密特》的絕地反擊
2009年,繼續(xù)按照普通藝人的方式打造,她職業(yè)下一步就是懸崖了。這才有了《阿密特》專輯。
聲勢式微的張惠妹在上海大舞臺舉行了AMIT LIVE世界巡回演唱會,這是她第一次在室內(nèi)場館開唱,座無虛席。溫暖情歌合唱環(huán)節(jié),歌迷的聲音幾乎蓋過張惠妹,而舞臺上的她早已泣不成聲。
2015年,沒有演出商看好張惠妹,她的個唱價格還算合理,但上海的演出商依然是硬著頭皮去接的。為了分?jǐn)傦L(fēng)險,還把手上的股權(quán)轉(zhuǎn)讓出去,宣傳公司竟然也被攤了股權(quán),萬般無奈下,宣傳方與某大學(xué)學(xué)生會聯(lián)系,請他們代為銷售,竟然賣出去兩百張,而內(nèi)場出票情況也非常好。尤其是杭州——多少歌手在這里折翼,但是張惠妹的“烏托邦”杭州演唱會卻出奇賣座,開放的3.5萬個座位,生生擠進來4萬多人。
沒錯,張惠妹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