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海峽導報報道 昨日凌晨,當大多數(shù)人還在睡夢中的時候,一支由550人組成的“急行軍”暴走在廈門環(huán)島沿線上。參與者是一群戶外愛好人士,交通工具是———雙腳。他們用徒步的方式丈量廈門,在夏日的夜晚,以最原始的方式感受廈門的美麗。
一個“圓圈”
因為是環(huán)島行,所以此次活動路線在地圖上正好顯示為圓圈。活動組織者、7788戶外社區(qū)創(chuàng)始人胡堯介紹,6月30日晚7點,550名活動參與者從環(huán)島路椰風寨出發(fā),途經(jīng)觀音山、五緣大橋、嘉禾路、殿前、鷺江道、白城、曾厝垵,最終再次抵達椰風寨,全程約50公里。
胡堯介紹,至7月1日清晨7點,420人走完了全程。凌晨3點,就已經(jīng)有一批老驢友抵達椰風寨,成為最早徒步到達終點者,這些人只用了8小時就走完全程。有2人在零點15分就到達了終點,不過他們是全程跑步完成環(huán)島。大部分人是在3:30-4:00這個時間段徒步完成。
三種“武器”
據(jù)悉,每位參與者都有一本“護照”,每到達一個簽到點后,就可蓋上象征著勝利的紀念戳,而走完全程的參與者,還能獲得一枚紀念勛章。另外,組織方還給每個人發(fā)了一個熒光圈戴在手上,以方便大家聯(lián)絡識別。組織者戲稱這幾樣小件東西是徒步活動的三種“武器”。
6月30日晚9點,記者來到徒步活動的第一個??奎c———五緣灣大橋橋頭。此時徒步隊伍已經(jīng)逐漸拉開,大家在此補給飲料,并在簽到點蓋章。導報記者看到,還有一些五六十歲的老人也在徒步人群當中。
多樣感受 今年33歲的葉永鵬已經(jīng)連續(xù)兩年參加環(huán)島徒步。去年,他的成績是13個小時;今年,是8個半小時。葉永鵬說:“今年路線比較熟悉,加上穿了排汗的速干衣,背著雙肩包,穿著徒步鞋,行走比較輕松。不過,接近終點的最后8公里,也就是白城到椰風寨這個路段,還是痛苦難熬,感覺腳都不是自己的了?!眴柤碍h(huán)島后感覺廈門哪里最美,葉永鵬艱難地做著比較,“五緣灣、海灣公園、廈大……都太漂亮,很難比呀!”
他說,早晨5點多,筋疲力盡的他們,坐在椰風寨的海邊,看著太陽從海平面緩緩升起,徹夜的疲勞,一下子都被趕跑。(記者葉鵬/文陳巧思/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