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杏海堤改造完成效果圖(資料圖片)
據(jù)海峽導報報道 昨天起,高集海堤開口改造工程正式啟動,舊的輸水管渠拆除后,海堤的集美側(cè)將打開60米,高崎側(cè)將打開800米的口子。
高集海堤開口前期工程始于2010年10月。由于海堤原水管遷改工程的艱難推進,海堤開口一度放緩。隨著6月29日晚國內(nèi)最大過海雙管頂管項目的完工,海堤開口改造正式啟動。
開口前,要先把海堤原水管道進行遷改。簡單說,就是在廈門大橋與高集海堤之間的海底深處,鋪設兩根管徑達2.2米的原水管道,分別將北溪引水左干渠和特區(qū)供水干管的原水送入島內(nèi),每天可輸送原水96萬噸。
原水管道遷改完成后,海堤的開口改造便正式啟動。昨天起,有關(guān)部門開始拆除依附于海堤的舊輸水管渠,全部拆除后,施工方將在海堤打開口子。
現(xiàn)場施工方告訴記者,高集海堤第一個開口位置在海堤高崎側(cè),打開一道800米寬的口子,并在開口位置建全長1000米的雙幅連續(xù)箱梁橋。其中的150米具備通航功能,允許100噸級的船通過,其余的650米具備過水功能。
施工方還計劃在海堤靠集美側(cè)打開第二道口子。這段開口長約60米,可大大增強未來海堤靠集美側(cè)的水流交換能力,促進東西海域海水的自由交換。
未來,高集海堤寬度將從20米延伸到24米,雙向四車道,設計行車速度為40公里/小時,行車道寬度為14.5米。同時,還將設置一條4米寬的非機動車道,以及一條寬達2米的綠化帶。
此外,目前已拆除鐵軌的火車道,將為接下來廈門雙線輕軌的建設預留空間。
相關(guān)新聞
集杏海堤歷時兩年完成開口改造
歷時兩年,集杏海堤完成開口改造,近日順利通過驗收。
集杏海堤位于廈門主干道集灌路,東側(cè)為集美大橋立交,西側(cè)為園博苑,南側(cè)臨海,北臨杏林灣。為改善廈門東、西海域間因海堤阻礙水體交流而形成的水質(zhì)破壞和泥沙淤積環(huán)境,2010年7月集杏海堤開口改造工程正式開工。
工程包括海堤拆除(開口建橋)及改造工程、海堤兩側(cè)海域清淤工程、高崎側(cè)濱海路延伸段工程及集美側(cè)岸線整治工程。其中,開口工程是在距園博苑大門中心線約800米、距集美立交約270米的位置,打開一道長約400米、寬約70米的口子,并在這道口子上建造一座總長為335米的水閘。
目前,集杏海堤完美“轉(zhuǎn)身”,成為一條擁有雙向6車道的景觀道,在靠杏林灣一側(cè),還預留了一條非機動車道和一條人行觀光通道。很特別的是,這條人行觀光通道,是用海堤原有的舊條石鋪砌而成。
值得一提的是,海堤還給未來的軌道交通建設了寬闊的路基。路基位于車道南側(cè),12米寬,高度比車行道稍高,屆時軌道1號線或?qū)倪@里經(jīng)過,連接島內(nèi)、集美老城、杏林、集美新站、北站。
施工單位表示,集杏海堤開口改造,等于在杏林灣里圍了個水庫,杏林灣的防洪排澇能力將由原來的十年一遇提高到五十年一遇。(記者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