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點,蔡志明早早起床了。這兩天海上的氣溫逼近0℃,海風穿透衣服,吹在身上像刮骨一樣。他套上3條褲子,5件衣服,裹得嚴實,帶著保溫壺出門了。
張加興打撈垃圾后歸來。
在海上環(huán)衛(wèi)管理站碼頭,64歲的張加興正在等他。兩人在手心呵了口熱氣,坐上小木船,緩緩向海中駛去。
太陽出來了,海面上溫度仍舊很低,兩人坐在船上凍得直哆嗦。蔡志明說,他以前是漁民,四處出海,還從沒遇過像今年這么冷的天氣。“保溫壺里的熱水一倒出來,就像冰水一樣。”
廈鼓航線是重點區(qū)域,有很多水生植物和沿岸拋下的垃圾。所以盡管天氣很冷,蔡志明和張加興也不能休息。
打撈垃圾時,張加興要用網(wǎng)兜網(wǎng)住垃圾,慢慢拖到船上,再用手把垃圾清理出來,放到船上的垃圾兜里。有時,他們會打撈到木板、沙發(fā)等大塊頭東西,張加興就要拿著刀子,蹲在船邊一點一點將垃圾切塊,再搬上船。
臨近中午,兩人有一小時的休息時間。脫下手套一看,張加興的手已經(jīng)凍得發(fā)黑開裂,有些地方還流血了。
一天下來,他們起碼在海面上忙碌了10個小時,直到傍晚6點兩人才收工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