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上午,石獅市委、市政府在市人民廣場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升國旗儀式,以莊嚴神圣的禮儀向國旗致敬,表達全市人民對偉大祖國的深情祝福和崇高敬意。
金秋的石獅,清風送爽,丹桂飄香;節(jié)日的人民廣場,花團錦簇,洋溢著喜慶、祥和的氛圍。8點25分,市委書記蔡永生、市政府副市長蔡俊龍,以及市直單位干部職工代表等,齊聚升國旗處,整齊列隊;眾多市民攜家小自發(fā)前來廣場,共同等待這一莊嚴時刻。市政府副市長黃明瑄主持儀式。
上午8點30分,升旗儀式正式開始。在《歌唱祖國》的樂曲聲中,英姿挺拔的國旗護衛(wèi)隊,迎著初升的朝陽,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護衛(wèi)著國旗行進到升旗臺。現(xiàn)場全體人員精神抖擻、肅然而立,目光匯聚于同一方向。“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廣場上響起雄壯的國歌,升旗手揮動右臂劃出一道弧線,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展開,在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旋律中冉冉升起。全場人員齊聲高唱國歌,目光緊緊追隨國旗行注目禮,以此向偉大祖國致敬。國歌聲落,紅旗飄飄,非常鮮艷。
升國旗儀式結(jié)束后,自發(fā)到場的市民們?nèi)跃镁貌辉干⑷ィ鎳鴱娛⒌淖院乐榛餍θ?,浮現(xiàn)在每一個人臉上。大家揮舞著手中國旗,紛紛拍照留念,把自己與國旗定格在一起。
市委、市政府號召,全市干部職工和廣大市民朋友要把對偉大祖國的熱愛,付諸實際行動,愛崗敬業(yè)、勤勉工作、銳意進取、擔當有為,為推進石獅經(jīng)濟社會高質(zhì)量發(fā)展、再創(chuàng)石獅新輝煌而努力奮斗。
石獅非遺快閃慶國慶
10月1日上午,在市人民廣場,游客們與一場激情澎湃的非遺快閃表演不期而遇,在盡情抒發(fā)愛國熱情的同時,觸摸石獅的文化根脈,領(lǐng)略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
伴隨著鑼鼓聲,兩頭青獅時而昂首跳躍,時而搖頭擺尾,時而騰閃挪移,并模仿做出各種“獅藝”動作;其間,五祖拳、太祖拳、羅漢拳等古樸傳統(tǒng)的南拳表演也加入進來,剛勁有力,虎虎生風。首先登場的是2021年入選國家級非遺的泉州刣獅——石獅獅陣。這門融合兵戰(zhàn)陣法與南拳武藝的表演,承載著“練拳頭保自己、練獅陣顧?quán)l(xiāng)里”的家國情懷,十余種陣法在青獅穿繞間變幻,四十余種器械盡顯武林風范。現(xiàn)場精湛的獅陣表演技藝,讓游客近距離體驗了獅陣文化,與獅共舞!
獅陣的雄風尚未消散,指尖的傳奇已然登場。閩南人熟知的“嘉禮戲”——提線木偶一上場,立即吸引了在場孩子們的目光。傳承人指尖輕舞,在數(shù)十根絲線的操控下,精致小巧的木偶便躍動起來:甩袖、搖扇、醉步蹣跚,眉宇間的豪放與醉態(tài)渾然天成,動作流暢如行云流水,逗得現(xiàn)場游客樂開懷。
一對鐃鈸、幾根竹竿,傳承人或是把一個鐃鈸拋起,再用另一個鐃鈸接應并使之在上面飛速旋轉(zhuǎn);或是在一根竹竿上頂著一個鐃鈸,讓鐃鈸在高空中飛轉(zhuǎn),竹竿時彎時直……十幾個招式下來,引得游客們鼓掌叫好、拍照留念。據(jù)悉,非遺技藝擲鐃鈸源自佛門技藝的表演,將易經(jīng)智慧融入“推山”“照鏡”等招式,轉(zhuǎn)鈸、飛鈸、頂鈸間盡顯剛健力道,鑼鼓伴奏隨動作時緩時急,每一個姿態(tài)都藏著五行相生的奧秘。擲鐃鈸觀賞性、娛樂性俱佳,深受民眾歡迎。
最后登場表演的是踢球舞。傳承人扮演的“丑婆”身著紅衣、頭戴花飾,和“村姑”們圍繞彩球婆娑起舞。彩球左抖右滾,“丑婆”邊戲球,邊擠眉弄眼,妙趣橫生、詼諧戲謔的舞蹈引得觀眾笑聲不斷。
鼓點漸息,技藝留香。從獅陣的雄渾到木偶的精巧,從鈸音的鏗鏘到球舞的靈動,這場快閃不僅是視聽的盛宴,更是石獅非遺薪火相傳的見證。據(jù)悉,在國慶、中秋“兩節(jié)”期間,這場非遺快閃活動還將在德輝廣場、紅塔灣公園、八卦街歷史文化街區(qū)、峽谷旅游路游客服務(wù)中心、永寧古衛(wèi)城、林鑾渡等地上演。
今天讓我們共同
祝福偉大祖國
繁榮昌盛!
?。?span>記者:許小雄 郭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