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石獅法院不斷深化電子卷宗同步生成和深度應用,重塑審判輔助事務管理流程,構建審判輔助性事務集中管理模式,通過線上立案、集約送達、線上庭審等多種渠道,實現(xiàn)減負提效增動能。
網(wǎng)上立案 24小時服務零間隔
石獅法院綜合運用PC端、微信、App等,常態(tài)化運用“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微信小程序、律師在線服務平臺、金融審判在線辦案平臺等訴訟服務渠道,設置在線立案、訴訟費繳納、在線查詢咨詢、轉接材料等服務內容,確定專人負責在線審查、在線生成文書推送、在線聯(lián)系溝通等,實現(xiàn)24小時自助在線服務。2022年來,共網(wǎng)上立案7687件次,為當事人及律師群體提供了極大便利。
同時,設立訴訟材料收轉中心,推行“一窗收件、集成服務”,專人統(tǒng)一接收各類訴訟材料。同步掃描、限時移送,涉案材料分類掃描、智能編目,自動編目識別準確率達80%以上,并同步生成“一案一碼”電子卷宗。建立實時監(jiān)管電子臺賬,確保電子卷宗同步生成的實時性、完整性和可信任,保證訴訟材料從進入法院第一關到最后一關的全流程集中模式。2022年來,共掃描案件112186件、卷宗材料1679897頁。
集約送達 即時送達無需等待
石獅法院成立集約送達服務中心,采用送達外包的模式,打造兼容多種送達模式的“一體化”智慧送達平臺。在“電子文檔管理平臺”嵌入綜合送達管理系統(tǒng),自動生成送達材料并一鍵發(fā)起分派任務。送達人員接收后,充分利用大數(shù)據(jù)規(guī)劃送達路線、分析送達方式。2022年來,一鍵發(fā)起送達46905件,平均辦理時限2.26天,同比縮短3天。
同時,設立電子文檔中心,實行卷宗檔案前置管理,集約管理材料收轉中心移送的紙質卷宗,實現(xiàn)卷宗入庫、借閱、補充、結案、歸檔全流程在線管理。同時在民商事案件中實行“以電子檔案為主、紙質檔案為輔”案件歸檔新模式,實現(xiàn)在辦案件集中管理、審結案件及時歸檔,確保卷宗檔案有跡可查。
線上庭審 科學節(jié)約訴訟資源
石獅法院設立“調解速裁e中心”,并選取物業(yè)、交通、金融借款合同等常見類型案件,選派專業(yè)法官組建類案審判團隊入駐。成立全省首個“普惠金融共享法庭”,并在多家銀行駐點成立共享法庭駐行e站,實現(xiàn)金融案件糾紛從立案、送達、舉證質證、開庭等全部網(wǎng)上辦理。在線庭審運用語音識別技術同步生成電子庭審筆錄,當事人可即時通過電腦屏幕確認筆錄內容。目前,該院信用卡案件近100%可自動生成,金融借款合同、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件80%以上可輔助生成庭審筆錄。
同時,進行審判流程結構性再造,將材料收轉、送達、保全、排期開庭、庭審記錄、卷宗整理、歸檔等審判輔助性事務進行分段集約管理。該法院借助“電子文檔管理平臺”,將“排期開庭、文書制作、電子簽章、卷宗整理、自動歸檔”等輔助性事項從線下“搬遷”至線上。2022年,員額法官人均結案414.96件。
(記者 鄭秋玉 通訊員 王情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爭春時 趕訂單2025-02-13
閩南網(wǎng)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