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巷自述
我不起眼,我有來頭,
我是古時趕考必經(jīng)之道。
我曾經(jīng)很長,現(xiàn)在很短,被隔成兩段。
我有石板鋪成的小道,
有紫羅蘭灑下的光影,
有老人踱步,小孩叫嚷。
還有一側(cè)祠堂,香火旺盛,
一間老宅,走出名畫家。
我有故事,我是通源巷。
年輕人說
著名畫家李碩卿的畫室,也位于通源巷
口述人:李元,大學(xué)老師,30歲
我打小就生活在通源巷,其間因為父母工作的關(guān)系,短暫搬出去住過。在巷子里住得久了,就成了習(xí)慣,要說有什么特別的記憶,倒一時半會想不起來了。只記得,石板路鋪成的巷子,狹長狹長,下雨天,愛撐著傘站在屋檐下轉(zhuǎn)動傘柄,流水嘩嘩的感覺,很愜意。
我的曾祖父李碩卿,在這條巷子住了一輩子,畫畫、搞藝術(shù)創(chuàng)作,還栽花種樹。在他筆下,這條巷子看上去很美。那時候,院子里種了石榴、三角梅、紫羅蘭等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一年四季,鳥語花香。爬藤花枝延伸到院子外面,在巷子的兩堵墻中間織成一張網(wǎng),夏天可陰涼了。聽家人說,曾祖父身體好時,每天早上都愛到巷子里走一走,待到早飯時間才回家。在我10多歲時,曾祖父離開了我們,但他留下的花園,一直留在我心里。
后來我上高中,又去外地上大學(xué)。在外地的時候,并不?;丶遥紶枙肫疬@條巷子,但也只是那種淡淡的想念。后來,我回到家鄉(xiāng)工作,住在家里,院子里的花草已所剩不多,只是三角梅依然長得很漂亮,巷子里的一株紫羅蘭也依舊長得很好,一到春天,花就開得很美。現(xiàn)在,曾祖父畫畫的那間小房子,也一直保存著??吹叫》孔?,就常常形成一幅畫面,包括曾經(jīng)的巷子、院子。
現(xiàn)在,雖然巷子和院子有一些改變,但我依舊很喜歡那種感覺,步入巷子內(nèi),外面的喧囂就漸漸由強變?nèi)?,最后就只剩下自己的腳步聲了。偶爾巷子里會有幾個人路過,但總體來說還是很安靜的。在這個時候,心情很好。也因此,我特別愛往家里跑,只要工作閑下來,就呆在家里。
改造
石板鋪成的通源巷,路面因年代久了,已不太好走,下雨天就有不少積水。在偏僻的拐彎處,還沒有路燈,一到晚上就昏暗昏暗的。這次改造,將對路面全面翻修,同時對下水道管網(wǎng)進(jìn)行維修。在沒有路燈的地方安裝路燈9盞,方便群眾和行人出行。
(本網(wǎng)記者 楊梅香 呂波 文/圖 責(zé)任編輯:蘇宏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