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阿姨和兒子分工明確,一人往捏扁的劑子放入豆沙,一人包豆皮。
如果你到了永春,享用完一餐盛宴后,熱情的永春人一定會拿出一盤圓圓扁扁、金燦燦的甜品,再配以花生湯之類的湯品邀你品嘗。這個甜品可不一般,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堪與泉州豆沙餅、晉江石獅甜粿媲美。它就是讓眾多閩南人和東南亞華僑贊不絕口的榜舍龜。
糯米提前浸一晚 磨成米漿
下午三點多,在永春當?shù)厝说膸ьI(lǐng)下,記者及幸運食客@貓衣爾來到永春縣岵山鎮(zhèn)磻溪村吳素華的家中。此時,她正坐在椅子上,用手不斷地揉著淡黃色的糯米團。今年43歲的吳素華嫁到陳家以后,便學(xué)會了制作榜舍龜這門祖?zhèn)鞯募妓?。因為料足味美夠正宗,每天訂購電話不斷,最多時她一天要做近一萬個。
“我昨天就把糯米泡水一個晚上了?!眳撬厝A說,一個晚上之后,糯米全部被泡開。將糯米淘洗后放入石磨中磨成米漿,再把米漿放入袋子,用石塊壓著待它慢慢瀝干水分,就變成了糯米團。在她家門口,兩塊幾十斤重的石塊就是用來壓糯米漿的。
為了讓榜舍龜?shù)呐疵灼こ尸F(xiàn)金黃色,吳素華會在糯米團里加入少許紅糖。當她熟練地揉捏糯米團時,她的兒子突然從鍋里撈出幾團金燦燦的食物放入到糯米團里,就著一起繼續(xù)揉捏?!皬呐疵讏F里取出大概1/5,放到沸水中煮熟,再加入到剩下的糯米團中一起揉捏,這樣會更有嚼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