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海濱街道東魯社區(qū)的黃寶蘭今年52歲了,臉上永遠笑盈盈的,把生活的磨難藏了起來。誰也想不到,一個家庭竟然會遭遇這么多磨難,黃寶蘭的丈夫患有糖尿病,兩個兒子分別患有腦癱和自閉好動癥,而她自己積勞成疾,從2008年至今做過三次癌癥手術(shù),硬是從鬼門關(guān)爬回來。面對接二連三的打擊,黃寶蘭對家人不離不棄,勇敢地挑起家庭的重擔(dān)。
為母則強
多年堅持照顧腦癱大兒子
1995年,黃寶蘭初為人母,然而欣喜激動之情卻被醫(yī)生的診斷結(jié)果無情打破——剛出生的兒子患有嚴重腦癱。腦癱?!突如其來的噩耗讓全家陷入無邊無際的黑暗之中,驚恐、無助、絕望……這個診斷無疑是一張死亡判決書。黃寶蘭覺得整個世界都坍塌了,也曾一度哭得撕心裂肺、昏天暗地。但很快,黃寶蘭擦干眼淚,選擇不屈服、不認命。
“只要有萬分之一的治愈希望,都不會放棄。”黃寶蘭開始四處求醫(yī)問藥,只要聽說哪里有機會醫(yī)治,她就不遠千里帶上兒子前往。1999年,黃寶蘭帶著兒子遠赴山東濟南,接受骨頭治療手術(shù),原本渾身軟綿綿的兒子終于可以坐起來了,只是生活依然無法自理。
幾年下來,黃寶蘭帶著兒子到處奔波求醫(yī),即便在家里也堅持為其做康復(fù)治療。一家人省吃儉用,前后花費30多萬元為兒子治病。值得欣慰的是,多年的堅持和付出終于有所回報,兒子的病情有了好轉(zhuǎn),能獨立完成刷牙、洗臉等,生活基本可以自理,甚至還能自己獨立看書或?qū)懽?。更為難得的是,雖然口齒表達稍微滯后,但兒子的智力卻不比同齡人差。
這幾年,黃寶蘭悉心教大兒子做手工活,比如做鉆石畫、拼裝木制模型。每次看到兒子艱難地把鉆石一顆一顆粘在畫布上,黃寶蘭都忍不住流淚。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兒子的作品《中國龍》《釋迦寺》《藍玫瑰》多次在泉州市殘疾人藝術(shù)作品展上獲獎,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和認可。
只是,如今已經(jīng)25歲的兒子,體重達到200多斤,瘦小的黃寶蘭也無法像小時候那般抱著他上下樓,有志愿者來探望的時候會幫著帶他下樓轉(zhuǎn)轉(zhuǎn),但大部分時間里,兒子只能在家。黃寶蘭知道兒子內(nèi)心對外面世界的渴望,但這對于一個腦癱的病人來說,卻是一種難以實現(xiàn)的奢望。
雪上加霜
小兒子患自閉伴多動癥
黃寶蘭夫妻倆擔(dān)心日后撒手人寰,沒法照顧孩子,就生了二胎。2004年,黃寶蘭滿懷希望迎來小兒子的誕生,可是,這個新生命的到來不但沒有沖淡這個家庭的痛苦,反而帶來更大的苦難:小兒子一周歲左右時,被診斷患有自閉癥并伴有多動癥。崩潰和絕望又一次來襲,這一次,黃寶蘭依然選擇不屈服,先后花費20多萬元為小兒子進行康復(fù)治療。
“我都叫小兒子‘破壞大王’,因為多動的孩子坐不住,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要干嘛就干嘛,像衣服也拿來剪掉,把它剪得光光的。”黃寶蘭說,小兒子常常會亂吼亂叫、亂丟東西、亂抓亂咬人等,隨時都有危險,需要時刻看護。而且所有的生活技能,黃寶蘭都需要手把手教,光是教會小兒子舀米飯這個動作,她就整整花了一年時間。
每天清晨五點,黃寶蘭就得爬起來,洗衣、做飯、擦地板。然后趁著丈夫、兩個兒子還沒醒來的時候,悄悄溜出門到菜市場買菜。回來的時候,叫醒小兒子,喂完飯后,用電動車載他到鯉城區(qū)開智學(xué)校進行康復(fù)訓(xùn)練,還要堅持給大兒子做康復(fù),十多年如一日,風(fēng)雨無阻。如今,15歲的小兒子多動癥狀明顯好轉(zhuǎn),雖然智力依然停留在5、6歲,但已經(jīng)能寫一些簡單的字,還曾在校運動會田徑比賽中多次獲獎,這給了黃寶蘭夫妻倆莫大的安慰。
為了給兩個兒子治病,這個家庭的經(jīng)濟已十分拮據(jù),患有糖尿病的丈夫在外面辛苦做事,也只是杯水車薪。在照顧兒子的空當(dāng),黃寶蘭還兼做手工活十字繡。因為曾經(jīng)從事過服裝設(shè)計工作,她的針線活很好,做出來的十字繡手法講究、繡工精細,把這些繡品拿去寄賣,靠著手藝賺一點錢以補貼家用。面對兩個兒子,黃寶蘭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但看著孩子的成長與進步,她又感到欣慰和滿足。
為了家人
患癌母親三闖鬼門關(guān)
從28歲起,黃寶蘭所有的時間幾乎都給了兩個兒子,也因此忽略了自己的健康,長期要靠藥物控制心臟病。2007年,黃寶蘭發(fā)現(xiàn)自己的體重直線下降,原本濃密烏黑的秀發(fā)經(jīng)常掉落;2008年,黃寶蘭甚至連樓梯都爬不動,到醫(yī)院做檢查后,結(jié)果被確診為乳腺癌。為此,黃寶蘭進行了第一次乳腺癌切除手術(shù)。
誰知命運多舛,屋漏偏逢連夜雨,與此同時,黃寶蘭的老公也不幸患上了糖尿病并伴有高血壓、身體中風(fēng)。本來要照顧一個腦癱的大兒子,沒想到又增了一個自閉癥的孩子,隨后家里的頂梁柱又倒下了。那時,黃寶蘭差點失去生活的勇氣,甚至動過輕生的念頭,“我一個人要照顧兩個孩子,還要去醫(yī)院照顧他,那時候我不知道怎么過來的,我要感謝老公,老公對我很好,我不能這樣拋棄這個家。”
命運對黃寶蘭是不公平的。2013年,黃寶蘭又經(jīng)歷了子宮切除手術(shù)。因為術(shù)前子宮大出血,醫(yī)生還下了病危通知書,很多人都以為這次沒希望了。萬幸的是,黃寶蘭又一次堅強地活了下來。經(jīng)歷了兩次癌癥大手術(shù),黃寶蘭以為已經(jīng)逃過一劫,可是就在2017年,黃寶蘭乳腺癌又復(fù)發(fā)了,只好再一次住進醫(yī)院,接受癌變切除手術(shù)。
“在化療的時候,我都在想,為了這兩個孩子我一定要活著,我要堅強活著,這才是一個家,才是完整的家。”30多次的化療、放療讓黃寶蘭經(jīng)受了巨大的病痛折磨,憑借著對家的信念和對家人的愛,她不悲觀、不放棄,堅持和病魔搏斗,忍住身體的疼痛和心理上的巨大壓力,以驚人的毅力堅強生活,繼續(xù)承擔(dān)著妻子和母親的責(zé)任。
面對兩個殘障兒子和患病丈夫,黃寶蘭用一個普通母親和妻子瘦小的肩膀無私地奉獻著、堅持著,未曾放棄也未曾氣餒,除了每天照顧孩子,還要忙于家務(wù),天天將房屋整理得干干凈凈,用母愛撐起一個完整的家。
黃寶蘭所在的東魯社區(qū),在得知其情況后,積極為其奔走呼吁,民政、婦聯(lián)、慈善、紅十字會、海濱街道、社會愛心志愿者等都給予了關(guān)注和幫助。黃寶蘭的事跡感動了很多人,她先后被評為福建省好人榜“身邊好人”、鯉城區(qū)“道德模范”、泉州市“孝老愛親道德模范”等。面對這許多榮譽,黃寶蘭說,自己做了這么多,只因為她是一個母親,希望能有個簡單而幸福的家庭。(來源:泉州晚報 泉州網(wǎng))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舞臺劇《覺醒年代》在泉上演2025-06-23
閩南網(wǎng)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