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悠久的龍江大地孕育了眾多老字號
這些從時光中走來的老品牌
分布于民生息息相關的各個領域
不僅逐漸成為漳州人
“日用而不覺”的一部分
也在不斷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
打開了多元化發(fā)展的新格局
作為“中國三大印泥”之一
八寶印泥在書畫界可謂是聲名顯赫
被戲稱為“蓋章狂魔”的乾隆皇帝
就十分喜愛八寶印泥
把它列為皇室貢品
辛亥革命之后
孫中山先生也為八寶印泥提下了
“品重珍珠”的贊譽
2002年
漳州八寶印泥廠被編入
“中華老字號產品”名錄
楊煜,漳州八寶印泥制作技藝新一代傳承人,她的父親楊錫偉是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一輩子醉心于八寶印泥技藝。在父親的熏陶下,在玩泥巴的年紀,楊煜便正兒八經的玩起了“八寶印泥”。
楊煜漳州八寶印泥制作技藝傳承人
我從小就和八寶泥有著很深的緣分,其實在我很小的時候,每當寒暑假,我也經常跟在我父親的身后,學習一些簡單的啊印泥制作技藝。
作為一位典型的“90后”
楊煜的腦子里可有著不少
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意
這些個光怪陸離盡顯高端的
“新潮”設計
都是來自她和她的團隊的手筆
咱們八寶印泥是一個中華老字號嘛,那我認為也不能一味的從老字去標榜自己,我也希望能夠將我們90后對新時代的理解,融入到八寶印泥的傳承當中去。
漳州八寶印泥是漳州三寶之一,是中外書畫家特別喜愛的文房珍品。作為清王朝的御用貢品,八寶印泥的貴重之處,在于它的做工和用料。除了使用朱砂、金箔等八種珍貴材料之外,還要加入艾絨、蓖麻油等輔料,艾絨必須選用10厘米以上的艾草,蓖麻油用10年以上的陳油。
制作一盒好的八寶印泥,周期其實非常的長,所以過去在民間對我們漳州八寶泥有一種說法,叫做一兩黃金一兩泥。那其實在過去,更多的是文人墨客和書畫家才會來購買這么昂貴的八寶印泥。
如何讓八寶印泥融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楊煜有著自己獨特的考量
這位“90后”傳承人
發(fā)揮敢想敢闖的干勁
與其他幾位年輕人組成一個小團隊
集思廣益
把古老技藝融入“新國潮”
改良出更加符合現代人審美的文創(chuàng)產品
其實我們還做了很多文創(chuàng)的衍生,比如說竹報平安,還有這個相框擺臺。你別小看這一個小小的相框擺臺,它雖然一個只賣20多塊錢,但是在我們今年春節(jié)的時候,短短7天就賣出了上千套呢。
整著老手藝
玩轉“新潮流”
除了運用傳統(tǒng)手工藝制作八寶印泥
楊煜和她的團隊還大膽結合當下消費者的需求變化
開發(fā)出了生日印泥、新婚印泥、喬遷印泥等明星單品
為消費者提供了傳統(tǒng)用途之外的新選擇
像這個文創(chuàng)禮盒,其實它的名字就叫做敖讀冊,它也是利用了我們閩南語發(fā)音“aotace”(會讀書)這個讀音,來設計的一款文創(chuàng)產品,那這款文創(chuàng)產品它里面除了印泥以外,還有我們的印章,它里面的這個筆,又可以作為孩子們入學時候的一個開筆禮來使用,所以這套產品的一個實用價值,其實還是比較高的。
對于“圈粉”年輕人,這群90后設計師也很有一套,在不斷推出新產品的過程中,也玩起了文化IP。根據八寶印泥的傳統(tǒng)形象,創(chuàng)作出專屬八寶印泥的卡通IP。
這個是我們團隊根據我們八寶印泥的一個傳統(tǒng)形象,來設計出來的一個衍生IP形象的初稿。我們就是希望說通過這樣的一個很可愛的卡通形象,能夠讓更多的人來了解我們的八寶印泥。
在采訪中,記者也了解到,已有300多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八寶印泥,將自己交給一群“90后”,是一種在傳承中走向創(chuàng)新的必然之舉。近年來,在新消費浪潮的沖擊之下,越來越多的老字號正在試圖擺脫“倚老賣老、不善變通”的刻板印象,嘗試和年輕消費者對話,喚起新生代對老字號的記憶和認同。
漳州市八寶印泥有限公司營銷經理黃必鋒
這些年,我們八寶印泥也一直在思考改革創(chuàng)新,讓我們的八寶印泥走向年輕化的市場,就是不能一味的以這個“老”來標榜自己,要以新的這種包裝設計,來去面對我們年輕的一些消費者,從而實現我們八寶印泥從傳統(tǒng)符號,到這個年輕化表達的一個文化“破圈”。
而老字號啟用“90”、“00”后團隊
不僅能夠加速拉近與
年輕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也能加快傳統(tǒng)技藝的
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讓百年老品牌在新消費時代
“越活越年輕”
漳州市八寶印泥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少平
有了年輕團隊的參與、 傳承和弘揚,讓百年老字號在新時代煥發(fā)新生機、新活力,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
小小印泥
一端連接著匠心傳承
另一端則連接著國潮時尚
百年老字號的“青春密碼”印證了:
傳統(tǒng)不是前進的包袱
而是創(chuàng)新的沃土
在守正與創(chuàng)新的激蕩中
中華老字號正以傳統(tǒng)文化為滋養(yǎng)
在新時代結出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