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蘭州1月10日專電(記者 張文靜)14歲的劉建在第二次離家出走后再次在救助站的護送下,回了家。在蘭州,還有很多流浪未成年人反復流浪反復被救助,是什么讓他們寧愿流浪街頭也不愿回家?
護送流浪兒童回家
早上8點多,氣溫低至零下10攝氏度。蘭州市救助管理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副主任楊天祥提前發(fā)動救助車,打開車里暖氣。中心主任王勇峰將手上的一件棉襖套在劉建單薄的外衣上,安頓他上車。記者也跟隨救助站的工作人員護送劉建回家。
十多天前,劉建離開家到蘭州。當晚,他用撿來的硬紙板生火取暖,露宿街頭一夜后,被好心人送到救助站,后被護送回家。但不到兩天,他再次踏上流浪之路。
8點30分,汽車駛向位于蘭州以東180多公里的定西市通渭縣。車子剛駛入高速公路,天空就飄起了雪花。“希望雪別下得太大,能把孩子安全送回家。”楊天祥說。這是他們2013年的首次護送,而在過去的幾年,他們對完成的護送任務已記不清了。
車上,劉建一聲不吭。沒絲毫回家的興奮,焦慮和不滿寫在臉上。問及想不想回家,他就縮起脖子,閉上眼睛,說:“外面比家好。”
3個多小時后,汽車安全到達通渭縣民政局。在辦理了移交手續(xù)后,蘭州救助站工作人員隨當?shù)毓ぷ魅藛T趕往離縣城50多公里的山村,那是劉建的家??涌油萃莸墓罚粫r把人從車座上彈起來;途經(jīng)一個分岔口,車子進入崎嶇的盤山路,在山里繞來繞去。
顛簸了2個小時后,劉建安全到家,倒在炕頭就睡。
流浪兒童緣何流浪?
71歲的奶奶看到孫子回家放聲痛哭。癱瘓在床的80歲的爺爺偷偷抹淚。好賭的父親混跡在賭場,繼母手機關機,無法聯(lián)系。寒冬時節(jié),全家僅靠一個用草葉生火的炕頭取暖。
在場的人頓時明白了劉建反復流浪的原因。“家里條件太苦了。就我一個人管,他太遭罪了。”劉建的奶奶說。盡管當?shù)孛裾謱⑺麄兗{入了低保,但他們的生活依然拮據(jù)。
王勇峰說,由于孩子長期生活在沒有父愛母愛的家庭中,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對家庭極度失望,被迫流浪。
“這絕不是個案。”王勇峰說。2012年,他所在的中心共救助了400多名流浪未成年人,其中反復流浪的未成年人不在少數(shù)。“多數(shù)孩子和劉建的問題類似。家庭不和睦、父母離異等問題導致他們被迫流浪。”
蘭州救助站數(shù)據(jù)顯示,近年來求助的流浪未成年人中八成以上有一個不幸家庭。但救助是臨時性的措施。據(jù)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規(guī)定,對求助人員實施不超過15日的臨時救助。
“當我們費盡周折把孩子送回家后,父母又拒絕撫養(yǎng)孩子。這種情況下,如果沒相應的措施來幫孩子,他很可能再流浪。”王勇峰說,對流浪未成年人的幫扶并非救助站一個部門就能徹底解決。
救助站工作人員坦言,按照規(guī)定,在將孩子安全護送回家后,救助站已完成任務。但他們很擔憂孩子的未來。
誰來給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讓他們能安心讀書,享受家庭溫暖?“各級政府部門都應思考這個問題。”王勇峰說。
全社會聯(lián)動 別讓孩子再流浪
一份數(shù)據(jù)顯示,全國流浪未成年人每年大約有100萬名,占救助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總數(shù)的16.8%。從地源上看,超過八成的孩子來自農(nóng)村。
甘肅省社會學會會長劉敏研究員認為,造成未成年人反復流浪的原因包括經(jīng)濟原因和法制教育缺失等。多數(shù)流浪未成年人來自偏遠落后的農(nóng)村,家庭經(jīng)濟困難。其次,流浪未成年人監(jiān)護人的法制教育缺失也是原因之一,“多數(shù)流浪未成年人的家庭殘缺,其監(jiān)護人沒有履行相應的監(jiān)護義務和職責。”
劉敏表示,對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徹底解決,也不單是某個部門的責任。他建議從發(fā)生流浪未成年人現(xiàn)象背后的原因著手,建立長效的救助保護機制。
劉敏建議,對發(fā)生未成年人流浪現(xiàn)象的地區(qū),當?shù)卣ㄟ^多種方式扶貧,對于家庭困難的,應將其納入社會保障制度,保障他們的生活,及時將惠民政策提供給他們。
劉敏等社會學專家表示,除了臨時救助外,政府還應切實建立流浪未成年人干預機制,通過各種措施如有計劃地增加兒童福利院等機構,鼓勵民間力量合法開設福利機構,形成以政府為主導,社會支持體系配合的機制。“干預機制還應包括對一些不作為的政府官員問責。”
王勇峰等工作人員表示,盡管救助工作難度大,但他們會努力讓流浪的孩子早日回歸家庭。從長期的救助和保護來看,這既要靠民政機構、各級政府部門,又要靠社會力量和孩子父母。從造成流浪的源頭入手,才有可能有效減少流浪未成年人數(shù)量。他們期待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來源更廣泛,機制更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