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3天,這家偏居東南一角的省級黨報,都以同樣的規(guī)格報道同一個人:習近平。報道規(guī)格是清一色的頭版加二版,內有大量獨家“料”和此前沒見過的照片。
相信你在10月30日各大新聞客戶端都被這條新聞刷過屏——習近平與彭麗媛結婚時一切從簡,只辦了一桌酒席,就連糖果都是彭麗媛臨時花5元錢上街買的。
福建日報連續(xù)三天頭版報道習近平有何內幕 微博截圖
通常來說,這么內部的料一般人挖不到,除非能找到當年他的身邊人,或者干脆就目睹過。所以這個料由《福建日報》爆出來就一點都不奇怪了。不知道你看沒看過那篇報道,足足1.5萬字,占了該報當天頭版和二版兩個整版。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翻翻這幾天的《福建日報》,其實那篇報道只是個開始,最近3天,這家偏居東南一角的省級黨報,都以同樣的規(guī)格報道同一個人:習近平。報道規(guī)格是清一色的頭版加二版,內有大量獨家“料”和此前沒見過的照片,報道各有主題,如果非找一個共同的,那就是“回顧”。
話說到這,即使最偷懶的政經(jīng)觀察者應該也能從這3天的報道中讀出點什么來。沒錯,11月1日,微博上就有人曬出了照片——習近平到福建視察了。
習近平來視察什么?
不妨從《福建日報》最近3天的報道主題中找找靈感。
第一天,《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習近平同志在福建踐行群眾路線紀事》,主題“群眾路線”。
第二天,《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同志關心長汀水土流失治理紀實》,主題“生態(tài)建設”。
第三天,《飲水思源 勿忘老區(qū)——習近平同志關心支持福建老區(qū)建設和發(fā)展紀實》,主題“擺脫貧困”。
看起來亂,琢磨起來卻很合理。群眾路線不需要說,這是貫穿習近平從政生涯的主題,今年僅福建日報都已兩次頭版關注,這次值得特別關注的是“生態(tài)建設”和“擺脫貧困”。
先說生態(tài)。
分析大事看黨媒,11月1日的《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頭條刊發(fā)《八閩大地滿眼春》,第一作者為人民日報駐福建分社社長余清楚;10月31日的《新聞聯(lián)播》播出《福建:堅持綠色導向引領生態(tài)文明》。不約而同的選擇報道同一個省的生態(tài)保護,背后必有原因。
說起來,福建的生態(tài)在中國還真是獨樹一幟。3月10日,國務院正式印發(fā)《關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實施生態(tài)省戰(zhàn)略加快生態(tài)文明先行示范區(qū)建設的若干意見》,福建就此成為全國第一個生態(tài)文明先行示范區(qū),也是目前唯一一個。
“生態(tài)省”的意義在于,地方策略上升到了國家戰(zhàn)略,那么問題來了,這個“生態(tài)省”,是誰挑頭做的呢?現(xiàn)任福建省長蘇樹林表示,是2000年的習近平省長。
再說“擺脫貧困”。
這四個字與習近平始終密不可分,甚至是他出版的第一本書的名字(今年已再版),彼時他還是福建寧德地區(qū)地委書記。可以說,從河北正定到福建寧德,習近平從政生涯的基層工作,始終與此相關。
繼續(xù)看黨報。10月31日出版的人民日報頭版右下角,《龍巖精準扶貧“九到戶”》,介紹的是當?shù)匾跃彭椌珳史鲐毜綉艄ぷ鞔胧椭撠?。這篇文章第一作者同樣是前述福建分社社長。
黨報連續(xù)關注的背后,如果說福建日報的準備更為充足,人民日報的兩篇報道則指向更為精準,尤其是兩篇文章都由分社社長親自寫,一定有不同尋常之處。
上任伊始,習近平就在不同場合提到,不唯GDP論英雄。這個前景當然是美好的,但中國各地經(jīng)過了多年GDP依賴癥,想要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所以在他比較熟悉的福建,以國家戰(zhàn)略的方式,探索保護生態(tài)的同時轉型升級,的確是一個合理選項。
保護生態(tài)當然不意味著不追求發(fā)展,如何帶領群眾“擺脫貧困”,可是習近平20多年前就深入思考過的大問題。這次兩個主題相遇,習近平所關注的,一定不會只是福建本身,而是與國家的發(fā)展戰(zhàn)略高度相關。
之所以選擇福建,島君分析,應該至少有兩個原因。一是福建的確做的不錯,森林覆蓋率連續(xù)36年全國第一很能說明問題,而且發(fā)展得也好,具有成為樣本的資質;二是習近平多年深耕于此,對于國家轉型的探索,從這里開始更為得心應手。
對了,人民日報在有關生態(tài)的報道中,不經(jīng)意間提到了這么一句——在閩西長汀,170多萬畝水土嚴重流失的“火焰山”變成了草木豐美、瓜果飄香的“花果山”。在有關脫貧的報道中,則以龍巖為主要報道對象。
說了這么多,你肯定還是想問,習近平這次會去哪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