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天泗、莊亞新的努力也得到了更多的認可與支持。2013年,同安錫雕入選廈門市“非遺”名錄,今年1月,又入選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拓展名錄。
對鄭天泗來說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文體部門的組織下參加海峽兩岸文博會、廈門國際佛事展、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世界閩南文化節(jié)等。有了這些平臺,意味著可以與包括臺灣在內的各地業(yè)者交流切磋。
在去年的佛事展上,新賜錫雕工作坊的一款按金小蝸牛香插成了“爆款”。“這款以蝸牛、葡萄葉為素材的產品,讓臺灣業(yè)者驚訝于我們的創(chuàng)造力,連稱‘禪意十足’。”鄭天泗說。
新賜錫雕工作坊還開始挖掘同安本地文化,在澳門世界閩南文化節(jié)上,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錫雕紀念品《渾儀》《宋江陣》等,同樣驚艷全場。作品還獲得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銅獎與“中華工藝優(yōu)秀作品獎”銀獎。
不過,錫雕技藝后繼無人的問題仍橫亙在夫婦倆的心頭。“錫雕制作技藝繁雜,每一件作品的每一個配件都需要經過十幾道工序純手工制作而成,需要有耐得住寂寞、靜下心來鉆研的工匠精神。”鄭天泗說,今年將依托廈門市同安傳統錫雕技藝傳習中心,解決好場地問題,吸收有心學習的傳承人,傾囊相授。(福建日報記者 潘抒捷 通訊員 楊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