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著美味的重慶風味火鍋,再嘗嘗地道的新疆若羌灰棗,這個春節(jié),四川眉山青神縣居民吳艷多了些新體驗。
“都是丈夫在網上買的,很快就寄到了。”春節(jié)假期,一見到吳艷,她正和女兒一起打開丈夫陳仲軍寄來的新春禮包。陳仲軍在國外工作,今年雖然沒回家過年,但他在網上買的年貨卻早早到了家,成了他給家人特殊的新春祝福。
這樣的祝福,在今年有很多。今年春節(jié),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許多人就地過年,為身在異地的親人網購年貨成為不少人的選擇。異地訂單(用戶下單并發(fā)往非常用所在地地址的訂單)的快速增長,成為今年網購年貨的一個新變化。
1月20日起,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和單位指導地方和企業(yè)開展“2021全國網上年貨節(jié)”,據商務部數據顯示,春節(jié)假期前6天,網絡零售額超1200億元。京東大數據研究院發(fā)布的《2021年春節(jié)·年貨節(jié)消費趨勢報告》顯示,今年春節(jié)異地訂單持續(xù)火熱。從接收訂單量TGI(相關訂單占所有訂單的比例)來看,貴州、江西、四川、安徽和廣西排名前五。這幾個省份均是外出務工人員較多的省份。
網購年貨持續(xù)火熱,大家都買些什么?
“健康養(yǎng)生是我們格外關注的。”在青神縣,50歲的居民徐學真說,像她這樣的中年人更加注重生活品質類消費。徐學真20歲出頭的兒子李益犇,則更喜歡在網上購買智能設備和家電產品。
如今,年貨不再局限于過去的米面油等食品類,而是延展到衣食住行用等各個門類,不同年齡段消費者也呈現(xiàn)出不同偏好。據《百度2021年貨搜索大數據》顯示,以90后為代表的年輕群體的年貨消費重點在數碼產品、美妝與零食等方面,而60后、70后則更注重醫(yī)療健康等方面。
據商務大數據監(jiān)測,“2021全國網上年貨節(jié)”前10天,全網除菌類洗衣機銷售額同比增長137.8%。此外,在天貓平臺上,智能洗碗機、面條機、絞肉機等家居產品的銷量也都大幅攀升。
另一方面,方便速食類產品銷量倍增。春節(jié)前,25歲的成都市民李有平就在網上買了許多速食餃子、湯圓、自熱火鍋等年貨產品。“烹煮方便,口感也好。”李有平坦言,方便快捷是他在選擇年貨時尤為看重的。
作為一名“觸網”10多年的網民,李有平有著豐富的網購體驗。談起今年春節(jié)購買年貨,李有平深有感觸:“網上買東西方便,但一些信息真假難辨、產品名不副實的情況也時有發(fā)生。”徐學真表示,想要買到所需的產品,網購有時候很考驗識別能力。
如何進一步提升居民網購體驗,重慶工商大學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莫遠明認為,相關部門組織“年貨節(jié)”等消費活動時,一要提高平臺和商家的準入門檻,要求各平臺選擇誠信度高的商家加入;二要加大對平臺的日常監(jiān)管,各平臺要加大對各商家的日常巡察,保證商家展示的價格信息、產品信息真實準確;“此外,還得有一個暢通的投訴渠道,利用消費者協(xié)會等加大對違規(guī)行為的曝光,依法維護消費者權利。”莫遠明說。
莫遠明認為,從今年“年貨節(jié)”的情況來看,相關部門的監(jiān)管得到加強,消費者投訴維權也有了快捷渠道。結合自身網購經歷,李有平也認為,網購碰到假冒偽劣商品的概率正逐年降低。
《 人民日報 》( 2021年02月19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