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才是真正懂行的
記者:花這么多錢復建圓明園,為什么?
徐文榮:很多年以前,有劇組向影視城提議建圓明園拍攝基地,我就跑去北京看圓明園遺址,斷壁殘垣,破敗不堪,看得我很悲痛。我當時就暗下決心,時機成熟時,一定要重建圓明園,重現它被燒前的輝煌。
圓明園為什么被燒?因為清朝腐敗、軍力落后、國力衰弱,活生生的反面教材。所以我在旁邊同時復建了圓明園遺址,供大家在輝煌和破敗之間做對比。
圓明新園現在是掛牌的廉政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軍民融合基地。我們提供了很大一個場館,給解放軍展示最先進的國防科技,跟愛國主義教育是相通的。
記者:現在全國各地都在上馬文化旅游項目,有幾家手筆還很大,你投300億孤注一擲,底氣是什么?
徐文榮:我五年前就預言,那幾家會走下坡路,為什么呢?他們到哪兒都先圈地,邊上建一圈房地產、酒店,本質上是搞房地產,對文化、對旅游根本不懂。你看他們現在,果然走下坡路了。
干這一行,必須做到最頂尖才能成功,我們干了20多年,是真正懂行的。虛擬現實、全息投影、激光之類的先進技術,一出來我們就研究、試驗,試到滿意就推出,確保始終最領先。我們還干得比別人快,因為懂行,還比他們省成本。
記者:圓明新園的投資主體是“橫店共創(chuàng)共有共富共享工作委員會”,這個“四共委”是個怎樣的機構?
徐文榮:橫店經濟是社團共有經濟,企業(yè)創(chuàng)辦過程中,國家沒出錢,企業(yè)不是我的,也不是其他某個人的,產權歸全體員工共同所有。我們辦企業(yè)像“炸油條”,誰有面粉,就扔到油里炸,先后辦過700多家企業(yè),有的賺、有的賠。我們企業(yè)家要干的事很簡單:千方百計辦好企業(yè)賺大錢,讓大家過上好日子。
2007年,我們這批老員工把橫店集團的管理移交給了下一代,經市政府批準,登記注冊了“四共委”,專門從事慈善事業(yè),保障橫店老百姓的社會福利,相當于“菩薩廟”。橫店集團要做好事,“四共委”更要做好事。
讓每戶人家都受益
記者:除了圓明新園項目,“四共委”最近還在做什么?
徐文榮:我們最早只管40個行政村、1.9萬人,現在增加到了120多個行政村、10萬人;加上10多萬外來人口,總共20多萬人。本地人目前的年人均收入超過6萬元,2025年,有望達到10萬元。
光有錢還不行,橫店現在有兩個問題沒解決,一是菜籃子問題,二是新農村建設問題。橫店人現在吃的菜來路復雜,有的剛噴完農藥就拿出來賣。我們正在建一個大市場,今后橫店境內所有的菜,都只能在這個市場賣,接受嚴格的檢驗把關——除非你種了自己吃,你總不會給自己下藥吧?
這個模式相當于連鎖,統(tǒng)一標準化管理,橫店走通后在全市推廣,然后把全省帶動起來。
記者:目前橫店家家戶戶住小洋房,你還不滿意?你理想中的農村是什么樣的?
徐文榮:目前,橫店幾乎每家每戶都住三層半的房子,但人越活越長命,加上放開了二胎政策,如果還是每家三層半,以后土地根本不夠用。
在我個人的理想中,應該統(tǒng)一建六層半的聯排別墅,車輛統(tǒng)一走地下,地面建花園人行道。房子的一樓開商鋪,二三樓自己住,其他開賓館或者出租。老百姓有商鋪、賓館在手,圓明新園這些旅游項目就能帶動所有人穩(wěn)步提高收入,我稱之為從“全域旅游”發(fā)展到“全民旅游”,讓每家每戶都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