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wǎng)7月14日訊 前不久,莆田市首個智能包裹柜——“易郵柜”在東圳路郵政大樓投入運行。投遞員只需將包裹放入柜中,收件人的手機就能收到一個隨機的專屬密碼,憑密碼即可隨時前往取件,而不必在家等候,給居民收取快件帶來了極大便利。
據(jù)悉,莆田郵政分公司將在社區(qū)、學(xué)校、大型購物商圈等地設(shè)置智能包裹柜,讓市民享受到“易郵柜”帶來的方便快捷。
首個智能包裹柜,取件人憑密碼24小時可取
“易郵柜”有大有小 包裹可有序存放
昨日上午,記者在東圳路郵政大樓門口看到,該智能包裹柜共有72個箱體,類似于超市里的存包箱,但箱體規(guī)格并不統(tǒng)一,分為大中小三種,投遞員可以根據(jù)包裹大小進行選擇,柜子中間是一個可以觸屏點擊的自動終端。
那么,投遞員和收件人是如何操作這個智能包裹柜的呢?記者了解到,投遞員有統(tǒng)一制作的二維碼身份卡,在包裹柜上進行認證掃描后即可登錄,進入界面后,投遞員選擇“國內(nèi)小包”投遞,隨后輸入包裹編碼和收件人的手機號碼。之后,智能包裹柜會編輯一個密碼,發(fā)送到收件人的手機號上,內(nèi)容包括提醒收件人包裹已到和取件密碼,收件人就可憑借此密碼開箱取件,取出包裹后,再關(guān)上柜門,整個過程只需30秒即可完成。
有了智能包裹個人隱私得以保護
由于越來越多居民注重信息隱私保護,不愿意泄露自家的門牌號,而且很多單身女性居民為了安全起見,也不愿意讓投遞員上門送件,智能包裹柜的使用可以極大地保護居民個人的信息安全。
莆田市郵政局工作人員介紹,投遞員將包裹放入智能包裹柜后,包裹柜生成的密碼都是處于保密狀態(tài),只有收件人才能看到。此外,智能包裹柜的頂端兩側(cè)都有安裝監(jiān)控視頻,投遞員存放包裹的過程都會被記錄,基本避免投遞員在“裝箱”過程中損壞包裹。“目前,我們準備再建一個智能包裹柜,具體地點正在研究中。”市郵政局工作人員說,后期規(guī)劃,將把這種智能包裹柜推廣到社區(qū)、學(xué)校等地方,方便市民取件。(海都記者陳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