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澀的鹽堿地能種出香甜的甘薯?近日,首次在幸福洋四期鹽堿地種植的百畝甘薯迎來豐收,這是平潭在探索鹽堿地種植的又一新成果。
一顆顆甘薯破土而出。
記者在現場看到,甘薯收獲機在田間穿梭,一顆顆外表光滑、個頭勻稱的甘薯破土而出。工人們忙著裝袋,準備運往市場。農戶陳能勇是平潭綠綠鑫蔬果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股東之一,也是這片農田的主要管理者。
“這片地鹽度高,經過降鹽處理后,些許鹽分能夠讓甘薯更甜。”陳能勇說,今年這片鹽堿地首次種植甘薯,畝產量約5千斤,不僅產量比普通地塊高,口感也更佳。
據悉,去年11月,平潭綠綠鑫蔬果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在科研機構指導下,開啟鹽堿地初步改良及探索性種植,首次種植的馬鈴薯便收獲良好效益。今年馬鈴薯收成后,合作社又嘗試種植甘薯。
馬鈴薯種植雖然取得了成功,但是鹽堿地這一特殊環(huán)境下的種植工作,依舊存在較大難度。陳能勇稱,目前這片鹽堿地土壤含鹽量已降至2‰,但種植期間仍需大量澆水、增施有機肥,以降低土壤鹽分,減輕堿對甘薯的危害。“目前土地投入成本較高,希望通過技術更新和不斷嘗試,豐富鹽堿地種植品種,拓展農業(yè)生產空間,讓海島鹽堿地特色農業(yè)興旺起來。”陳能勇說。(融媒體記者 丁云/文 林君斌/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