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后,學生在浦城縣夢筆有聲圖書館聽書。(葉蕻 攝)
如果你問,南平城市之美是什么?或許,很多人的答案里,有“書香”。
南平,地處福建北部,歷史悠久、文脈綿長,所轄10縣(市、區(qū))建縣歷史都在千年以上,“福建”中“建”字來自“建州”,屬今之南平。時間在這片土地上積淀,孕育涵養(yǎng)了閩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文化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歷史上出過2000多位進士和19位宰相,一代大儒朱熹在此“琴書五十載”,道學南傳先驅游酢、法醫(yī)學鼻祖宋慈、婉約派詞人柳永、抗金名臣李綱、史學家袁樞、詩論家嚴羽從這里走出,讓南平有了“閩邦鄒魯”“道南理窟”的盛譽。
城,因人而立,因文而興。它的氣質既源于對歷史文脈的堅守傳承,更有賴于創(chuàng)新賦能的厚積薄發(fā)。近年來,南平市制定《關于深化全民閱讀建設新時代“書香南平”的實施意見》,并編制完成建設“書香南平”中長期規(guī)劃,書與人的距離更近了,數(shù)智技術更好賦能閱讀,書香正慢慢浸染并影響著這座城市的氣質。
閱讀“綠洲”:拉近書與人的距離
夜幕降臨,城市燈火繁華之間,依然留有一處遠離喧鬧的“精神居所”。
“大朋友、小朋友們,這期我們分享的主題是‘我是自由的書香少年’。”建陽區(qū)潭陽書舍·新時代書吧里的“勞媽課堂”親子公益課一如往常,準點開課。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和家長在此相聚,分享探討著各自的觀點和看法。
“可以說,書香正浸潤著建陽這座城市,并影響著大家的日常生活。”新時代書吧公益領讀者勞春旦很是感慨,閱讀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建陽,有一群志愿者正以潭陽書舍公益書吧為圓心,匯聚起大大的正能量,讓更多的家庭在從事公益和享受閱讀中獲得力量,而她很開心自己便是其中的一分子。
一座城市的氣質,往往由城中人的精神生活所塑造。當一座城市浸潤書香時,這座城市的氣質便也悄然改變。
順昌縣中山東路街角的“東安驛”,是一座造型別致的二層現(xiàn)代木構庭院建筑。在這里,有溫馨的戶外休閑區(qū)、志愿服務站以及能容納200人以上的寬敞閱讀空間,眾多學生、市民前來學習打卡。
邵武市大埠崗村的“一分錢讀書社”,仍保留著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文明實踐”。在這里,有崇尚文明、崇尚知識、崇尚科學的良好風氣,也有“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文化力量始終引領著文明鄉(xiāng)風。
延平區(qū)水南街道一住宅小區(qū)里的“政協(xié)書屋”,是由閑置的公共空間改造而成的文化陣地。在這里,居民不僅可以在家門口享受閱讀的樂趣,還可以集中協(xié)商解決小區(qū)里的大事、小事。
光澤縣文昌路茶飲店里的“書吧”,更像是茶香與書香交融的“閱讀角”。在這里,你可以挑選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在柔和的燈光、舒緩的音樂之中,自然地進入寧靜與放松的狀態(tài)。
從歷史上的書院林立,到如今的公共閱讀空間相繼落成開放,文脈傳承不絕的南平已建71個圖書分館、104個公益書吧、66所城市書房、78處新型閱讀空間、1300多個農(nóng)家書屋,拉近書與人的距離,打造出“15分鐘閱讀圈”,讓書更好地與讀者“對話”,讓閱讀處處可享、觸手可及。
城鄉(xiāng)間一處處書香綻放的閱讀場所,就這么悄然地嵌入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場景,并以其便利性和親和力,向每一個人發(fā)出邀請:無論你身處何地,無論你有片刻閑暇還是長久時光,總有一本書,在等你翻開。而這恰恰就是“書香南平”令人心動的模樣——閱讀,成為了一種自然而然的生活習慣。
數(shù)智賦能:傳統(tǒng)閱讀的現(xiàn)代變革
“你好,請幫我找一下《紅樓夢》。”
“好的,以下是我為您找到的《紅樓夢》所有館藏版本。”
今年6月1日,南平市圖書館新館正式向公眾開放,AI數(shù)字館員同步“上崗”,為讀者提供服務。“通過數(shù)字館員的引導,讀者能迅速精準定位自己所要尋找和借閱的書籍。”南平市圖書館“館企融合”項目部工作人員陳士奕介紹,AI數(shù)字館員成為讀者的貼心“引路人”,陪伴讀者完成書籍借閱的全過程。
現(xiàn)代技術賦能公共閱讀,它不僅是簡單的設備升級,更是一場深刻的“閱讀革命”,它打破了公共閱讀的時空壁壘,實現(xiàn)了資源利用的最大化,推動了服務模式的智能化升級,更為公共文化服務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新路徑。
“2025年,我們榮獲‘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應用示范基地’,成為全國首批10家智慧圖書館應用示范基地之一。”南平市圖書館館長劉忠旺介紹,“市圖書館進入了智慧化的全新階段,除了AI數(shù)字館員,還引入了AI視覺圖書定位(盤點)管理系統(tǒng),實時捕捉藏書分布情況,方便讀者精準、快速定位所需書籍。”
不僅如此,在圖書館一層的24小時自助閱讀空間里,自助還書終端與智能分揀設備能解決讀者在日常開館時段內沒空還書的難題。全天候運轉的自助還書終端,具有“智能分揀+精準歸架”能力的智能分揀設備,能夠智能識別歸還的文獻,并自主完成分類傳輸與架位匹配等相關工作。
為更好地滿足青少年兒童的閱讀需求和習慣,圖書館內分別打造了青少年閱讀區(qū)和親子閱讀區(qū)。青少年閱讀區(qū)域引進了分級閱讀系統(tǒng),配套AR增強導讀等數(shù)字化手段,幫助8至16周歲的青少年讀者更好地消化、吸收書本內容。親子閱讀區(qū)域的設計,在注重兒童安全及色彩搭配的同時,通過少兒繪本學習機的投影動畫、音頻解讀等設備引入、技術應用,讓小讀者快速沉浸于繪本故事。
數(shù)智賦能公共閱讀空間煥新,也創(chuàng)造了更多人與書“相遇”的可能。這些年來,南平市從打造數(shù)字共享平臺,建成圖書館線上數(shù)字閱讀、“潭陽書舍·云閱讀”等平臺,到建設全國“有聲示范城市”,開通喜馬拉雅南平頻道,豐富數(shù)字閱讀資源,再到打造朱子文化“四合一”平臺,建設考亭書院“朱子書房”……閱讀服務早已從固定的館舍中解放出來,延伸到了市民生活的各個方面,特別是這些“永不打烊”的閱讀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了現(xiàn)代城市人群碎片化、便捷化的閱讀需求。
浦城夢筆有聲圖書館的周末,總是熱鬧又安靜的。讀書、聽書的人多,但大家都沉浸于自己的閱讀世界。館內的醒目位置處,還專門設置了有聲明信片區(qū)域,讀者通過掃描二維碼制作專屬的有聲明信片,將自己的問候與祝福同浦城人文、美景一同寄送給親朋好友。
“夢筆有聲圖書館除了設置傳統(tǒng)的閱覽區(qū)外,還重點打造了‘浦城文化有聲閱覽區(qū)’。”浦城縣圖書館館長李娟介紹說,傳統(tǒng)的紙質書難以滿足讀者多元化、個性化的閱讀需求,我們通過與“喜馬拉雅”有聲平臺合作,制作了500集有聲節(jié)目,內容涵蓋浦城歷史、詩詞、非遺、朱子文化、紅色文化等,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知識層次、不同行業(yè)特點的讀者都能在此找到符合各自需求的產(chǎn)品,文化獲得感不斷增強。
全民參與:書香社會的共建共享
今年8月,邵武市沿山鎮(zhèn)沿山村公益書屋正式啟用,在鄉(xiāng)村閱讀推廣方面有著諸多實踐的呦呦書屋創(chuàng)辦人楊芝蘭、全民閱讀推廣志愿者勞春旦帶著團隊前來開展閱讀活動,讓優(yōu)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有了更加生動的呈現(xiàn)與表達;
順昌縣東安驛“來讀書吧·政協(xié)書屋”,堅持365天無休開放、日均接待讀者數(shù)百人次的背后,是一群全民閱讀推廣志愿者的堅守,他們有著共同的心愿: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順昌這座城市的書香、文明與幸福;
建陽區(qū)潭陽書舍·嘉禾公益書吧里,一場“你好,秋分”——詩詞共讀·食味尋秋的節(jié)氣雅集吸引了好些社區(qū)居民參與,大家聽著秋分節(jié)氣民俗傳統(tǒng)的介紹,朗誦節(jié)氣相關的詩詞,分享詩詞中所蘊含的文化深意;
……
當閱讀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書頁間仿佛有了萬千綻放的平行世界。我們在其間思考、快樂、憂愁、輾轉難忘。城市里閱讀的人,成為了風景——書吧里服務讀者亦是讀者的志愿者、鄉(xiāng)村書屋里踮著腳拿起繪本的孩子、城市公園閱報欄前戴眼鏡看報或戴著耳機聽書的中老年人……
愛“閱”的力量,正在南平這片沃土中拔節(jié)生長、澎湃迸發(fā)——
“朱子杯”中華詩詞大會、《近思錄》導讀系列講座、新時代鄉(xiāng)村閱讀季、“文圖博”公共文化服務聯(lián)盟等全年數(shù)百場的經(jīng)典誦讀、書院講壇、讀書講座、知識競賽、非遺體驗各類閱讀文化活動,各級書香組織、書香個人、“最美閱讀志愿者”“最美閱讀推廣人”的評選,讓濃郁書香流淌在城市街巷,也潤澤著廣袤鄉(xiāng)野;
南平市圖書館攜手新華書店,融合探索,充分發(fā)揮雙方優(yōu)勢,既延續(xù)了“你讀書 我買單”等經(jīng)典閱讀品牌活動,也打造了南得一書小筍芽讀書社、“科”代表、影閱匯等全新閱讀活動,先后邀請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一級演員李光復、《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總冠軍彭敏、岳麓書社副編審周家琛等到南平來進行閱讀分享;
“建本之鄉(xiāng)”全民閱讀體系構建項目入選2023-2024年度全民閱讀優(yōu)秀項目,“來讀書吧·政協(xié)書屋”工作推動讀書活動與政協(xié)履職工作的有機結合,邵武領讀人計劃秉持“活成一束光,照亮一群人”的理念,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沿途的公益書吧讓游客在遠方邂逅詩意。
耕耘,留下了每一步扎實的足跡;收獲,是每一個可感可見的改變。耕耘有時,收獲有時,書香南平建設是一個不斷演進的過程,而閱讀,也將會成為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代代傳承。(吳建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