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開的紫薇吸引了路人
7月初,在福州很多大樹結果的時候,市區(qū)的紫薇樹則進入了它的花期。其實,紫薇只是人們對這種千屈菜科植物的廣義說法。在福州市區(qū),常見的紫薇根據(jù)顏色不同,分為多個品種,比如紫色的叫做紫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癢癢樹”,白色的叫做銀薇,藍紫色的叫做翠薇,粉紅色的叫做紅薇,它們中有的身價上萬。
福州人喜歡紫薇,在福州的不少公園,把紫薇視作是當家花旦。西湖公園里有個紫薇廳,1914年西湖公園對大眾開放時,這里遍植紫薇,因此得名。在西湖公園的雙安城入口,有兩株紫薇盆景,每株身價超過5萬元。
白馬河公園廣泛種植的大花紫薇,是從廣東引種的品種,經(jīng)過十余年在福州的適應性生長,成為公園和白馬河沿岸花化的主打樹。
目前市區(qū)拍攝紫薇人氣較旺的是琴亭湖公園,不少攝影愛好者借著臺風前的藍天,在公園中取景。據(jù)統(tǒng)計,在琴亭湖公園東園,種植著約200棵紫薇,有大花紫薇及難得一見的美國紫薇。公園管理處的工作人員趙女士告訴記者,美國紫薇,一株原生苗就要200元,十分稀有。(海都記者 石磊磊 實習生 魏媛/文 肖春道/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