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臺灣媒體報道,音樂教父李宗盛22日出席金曲國際論壇,暢談“藝人的自我經營之道”,得知在場人皆產業(yè)、媒體,李宗盛喊話:“各位的審美決定我們這個時代音樂的面貌。”直言現(xiàn)今音樂界門檻低,“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垃圾”,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多。
李宗盛直言不諱
不看選秀節(jié)目
李宗盛說:“我是一個寫歌、做音樂的人,我更在意的是有沒有好的歌,對這個時代有多少意義。”他憂心人才不多,“音樂是個被低估行業(yè),人人能玩,可是成功的標準很高。”表示從金字塔理論來看,有天分的人非常少,在大部分平臺上看到的仍是庸才。
他不看選秀節(jié)目、拒當導師,“我沒有看不起這些節(jié)目,可是我跟他們聊過幾次,究竟選秀節(jié)目有什么意義?”他覺得媒體做出紅的節(jié)目很不錯,“但憑什么要他們振興華語樂壇,振興樂壇是音樂人的事。”
他也反問:“有人才時,產業(yè)能否有好的經營方式?”以金城武為例,“他在臺灣也發(fā)過片,不靈啊。”但赴日本脫胎換骨成巨星,“因為人家流行音樂的審美水平比我們高。”
聽眾無辜變豬
他呼吁業(yè)者在音樂人和生意人之間取得平衡,產業(yè)的質量決定了藝人的質量,決定流行音樂的面貌,“聽眾是無辜的,你喂他豬食,他就變成豬。”產業(yè)須先自省自覺。
《山丘》是李宗盛近年的代表作,他說心智成熟或者上了歲數(shù)的人,常是流行音樂工作刻意遺棄的人,因為流行音樂要的是“潮、小鮮肉,是粉絲工業(yè)”。當年聽《生命中的精靈》的那些人,現(xiàn)在缺乏歌,他寫了《山丘》意外受到年輕人喜愛,讓他相信音樂要回到本質能不能觸動人,要唱片公司“簽幾個老的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