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晚報制圖 任潔
重慶晚報訊 重慶晚報記者昨日從市物價局獲悉,即日起至9月底,我市將全面開展整頓規(guī)范零售商業(yè)行業(yè)價格行為的專項整治行動,對于商場、超市等常見的以吊牌價作為標價簽、虛假表示商品產地及“全場一折起”等不規(guī)范的標價方式進行整頓。
據(jù)了解,這次專項整頓行動從即日起開始,9月底結束,重點查處不明碼標價、不按規(guī)定明碼標價、價格欺詐等價格違法行為,一經查實,將處以最高50萬元的罰款。
“希望市民能夠踴躍提供線索。”市物價局介紹,整頓期間將借助群眾的力量,最大限度收集線索。市民可以24小時撥打12358價格舉報熱線提供線索。同時他們也提醒,市民在發(fā)現(xiàn)價格違規(guī)行為時一定要保留好證據(jù),比如用手機拍攝下價簽的照片,或者錄音、攝像,為調查提供有效證據(jù),以免商家事后不認賬。
15種不規(guī)范價格行為
1 吊牌價作為標價簽使用
2 pop宣傳廣告作為標價簽使用
3 降價商品不使用降價專用標價簽
4正常銷售商品時故意使用紅色降價標價簽
5 同一商品使用兩個標價簽
具體表現(xiàn):本是同一商品,卻故意使用兩個標價簽,一個高標價,另一個低標價,誘導消費者購買。
6 虛假標示商品產地
具體表現(xiàn):銷售的皮鞋實際產地為廣州,標價簽上卻標示產地是意大利。
7 使用不規(guī)范語言標示
具體表現(xiàn):銷售商品時使用“全場一折起”、“市場最低價”、“超低價”、“驚爆價”等均屬此列。
8 誤導性標價
具體表現(xiàn):食品售價本為每袋138元,但價簽上用大號字體標示“13”,用小號字體標示“8.0”,誘導消費者誤認為銷售價格為每袋13.80元。
9 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
具體表現(xiàn):銷售某品牌汽車時標價25萬,提貨時加收3萬。
10 低價招徠顧客高價結算
11 虛構原價
12 虛假優(yōu)惠折價
具體表現(xiàn):某品牌女鞋標示7.5折銷售,折后價每雙576元。經查打折前實際銷售原價為468元,折后價比原價還高出108元
13 不履行價格承諾
14 模糊標示饋贈商品
具體表現(xiàn):銷售冰箱時標示“買一送一”,實際上是購買一個大容量的冰箱只贈送一個低價值小冰箱。
15 有價格附加條件不標示
具體表現(xiàn):某商場宣稱預存50元抵200元,預存300元抵800元,未標明預存金額使用附加條件。
實際上,預存50元抵200元需購買產品滿2000元(單件)方可使用,預存300元抵800元需購買產品滿8000元(2件)方可使用,特價產品還不能使用。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