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小伙王躍在首都國際機場和父母合影 新華社發(fā)
圓滿完成“火星-500”試驗的中國志愿者王躍,在結束520天密閉試驗后于6日從俄羅斯乘機回國。在首都國際機場,南京小伙王躍與闊別已久的父母熱烈擁抱。
在北京航天城,“英雄航天員”費俊龍和許多科技人員列隊歡迎王躍凱旋。年僅29歲的王躍表示,經(jīng)過近2年的試驗,終于回到祖國,非常激動,感謝祖國同胞長期以來的關心幫助,是團隊的支持給了自己戰(zhàn)勝困難的力量。
現(xiàn)場
張開雙臂摟住爸爸媽媽
時隔2年,順利完成火星-500試驗的中國志愿者王躍首次踏上國土。昨天上午,在首都機場T3航站樓內,這位29歲的南京小伙第一時間見到了父母及同事。
上午8時30分許,王躍乘坐的航班從俄羅斯抵達首都機場,9時許,他出現(xiàn)在接機人員面前。黑色上衣、淺色牛仔褲、灰色針織圍巾、棕色戶外運動鞋……身材精瘦的王躍看起來跟普通的“80后”并沒有明顯區(qū)別。
見到父母時,他張開雙臂,將他們一一摟入懷中,用力擁抱。
“快2年沒見了?!蹦赣H介紹,去年兒子過生日時,他們跟兒子進行過短暫的視頻對話,但由于信號滯時,聽到對方聲音需要10多分鐘的傳輸時間,因此這次見面更讓人激動,兩年沒見,兒子瘦了不少,但看起來很精神。
據(jù)王躍所在的單位中國航天員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王躍回國以后,還將進行醫(yī)學檢查、恢復訓練、個人總結等一系列的后續(xù)工作。
講述
520天體重減輕20斤
試驗中遇到很多挑戰(zhàn)
“相比出國前瘦了10公斤,但我相信,回國后我還會胖起來的?!蓖踯S的一番話逗笑了現(xiàn)場的接機人員。他介紹,長達520天的試驗對參與者的心理、生理、腸胃、文化適應都是調整,其間也經(jīng)歷過不少難關,好在團隊積極配合,順利解決,“就像高中學過的振蕩波形,有波峰波谷”。
飲食方面的挑戰(zhàn)讓王躍適應了一段時間,試驗期間,前250天的食物由一家德國營養(yǎng)所提供,此后便一直使用冷凍的航天食品。而進入機艙前準備好的中式蔬菜湯很早就喝完了,“西式蔬菜湯口感更像粥。”好在飲食上的不適最終也被克服。
與外國同事一起觀看天宮一號發(fā)射
王躍表示,文化差異沒有成為試驗障礙,反而成為促進團隊合作的動力。作為試驗中唯一的亞洲志愿者,他充當起“文化使者”的角色,茶、書法……這些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元素讓其他志愿者很感興趣。在艙內,法國志愿者會用漢語說“福如東海”,而中國載人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也是大家關注的熱點,“天宮一號”發(fā)射時,團隊特意找來視頻,幾位志愿者圍在一起觀看,王躍則充當翻譯。
密閉機艙試驗結束后,部分志愿者奔赴德國慕尼黑進行最后一項試驗,臨告別時,幾位志愿者都很不舍,“畢竟兩年的朝夕相處。”機艙斷電有點小緊張
在試驗機艙內,王躍所擁有的個人空間只有3.4平米,被問及空間狹小是否難受時,他引用了一句古文回答“山不在高,有仙則靈”,表示“空間條件不是第一位的”。據(jù)了解,此次試驗是考驗人在極端狹小的空間內,生理、心理反應及團隊合作情況,因此,試驗中需要模擬多種突發(fā)情況。去年12月,在未接到任何通知的情況下,機艙突然斷電,只有一處狹小的公共空間有電,“完全沒有準備,有點小緊張?!弊罱K在指揮長調度下,團隊進行了很好的處理。
“這次試驗的收獲和心得很難用幾句話表明。”王躍稱,如果30年后,人類有機會真正登陸火星,他還愿意參與其中。綜合新華社、法制晚報等
鏈接
火星-500試驗
“火星-500”試驗是由俄羅斯組織、多國參與的國際大型試驗,6名志愿者在550平方米的封閉空間里開展520天的模擬飛行,為未來火星探測積累經(jīng)驗?!盎鹦?500”試驗基于目前的運載能力考慮,在520天中,飛往火星是250天,在火星的軌道駐留30天,然后回來240天。這個計劃中有3個有中國特點的項目:中醫(yī)航天應用、漫長試驗中人的節(jié)律變化和密閉環(huán)境中不同文化背景對非語言交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