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件中抓獲的犯罪嫌疑人

專案組追回的青銅鼎,腹部有銘文,時代屬春秋早期,為一級文物
昨天上午,記者從湖北省公安廳獲悉,由公安部督辦的湖北省隨州市“5·8”特大盜掘古墓、倒賣文物專案成功告破。目前已抓獲犯罪嫌疑人30余名,收繳文物198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就有8件,僅三級文物的價值就上億元。數量之多、規(guī)格之高連國家文物局的專家組都忍不住驚嘆。記者從隨州市公安局獲悉,目前追回的文物均已被放在當地的博物館保護,涉案的犯罪嫌疑人均已在看守所關押,案件仍在進一步審理中。
案情通報其中三級文物價值就超過億元
前天,湖北省公安廳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宣布公安部督辦的“5·8”特大盜掘古墓、倒賣文物案告破,追回198件珍貴寶貝。
據隨州市公安局通報,去年8月,隨州義地崗古墓群遭人盜掘,警方順線追蹤發(fā)現其背后暗藏一個地下文物黑市。公安部隨即將其列為部督大案,調集武漢、洛陽、深圳等8省12市警方配合隨州警方,一舉將地下文物黑市搗毀。
經國家文物局專家組鑒定,這批文物里有一級文物8件,二級文物26組36件,三級文物71組104件,一般文物46組50件。
這次追繳的文物數量之多、規(guī)格之高連國家文物局的專家組都忍不住驚嘆。據專家組介紹,這些文物價值非常高,很多器物上有銘文,紋飾很有特色,部分文物迄今為止國內首次見到,堪稱稀世珍寶。
從考古學的角度,這些文物對整個商、周和春秋戰(zhàn)國時期青銅器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實物依據。從經濟價值上看,此次追繳的三級文物的價值就達億元以上,一、二級文物的價值無法估量。
昨天上午,國家文物局文物安全監(jiān)管處的工作人員表示,對這批文物如何保存、是否移交,將按照有關政策執(zhí)行。隨州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這批追繳文物仍在博物館內妥善保管,最終方案要看上級部門安排。
文物價值出土寶鼎 填補西周“斷代史”
隨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出土過震驚世界的曾侯乙編鐘。在該市的擂鼓墩、葉家山、義地崗分布著大量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古墓群。
在追繳的198件文物中,涉及隨州文物共21件,且都是在曾都區(qū)東城義地崗所盜掘的。
1978年考古人員在擂鼓墩發(fā)現了一座2400多年前的古墓,即曾侯乙墓。曾侯乙青銅編鐘面世,不僅將中國音樂史向前推進了500年,而且從此隨州有了“世界第八大奇跡”編鐘古樂之鄉(xiāng)的美譽。
2011年2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葉家山發(fā)掘了西周早期曾國高等級墓葬65座和一座馬坑,出土陶器、銅器、瓷器、漆木器、玉石器等各類文物達739件套,其中青銅器多達325件。葉家山墓葬是西周早期曾國的一處墓地,其年代比世界聞名的曾侯乙墓要早500余年,墓主人曾侯諫,是曾侯乙的祖輩。
這次文物案件告破,警方追回了一個鼎,銘文顯示,為曾侯寶所有。據史料記載,曾國建國700年,曾侯寶是曾侯乙的祖先,比曾侯乙早約200到300年,是曾侯諫之后,但遺憾的是,此前一直沒有文物印證。此次隨州警方追回的這個被盜青銅鼎上有銘文“曾侯寶”三個字,是史學上的一大突破,它的出現,填補了曾侯諫和曾侯乙之間的空白。
案情揭秘為保密 該案命名“禁毒案”
今年5月8日,隨州市公安局主要領導決定組織專案組直接偵辦,并將此案命名為“5·8禁毒專案”。
隨州市公安局宣教科的民警上午介紹,這起文物案之所以命名為“禁毒案”,就是為了保密需要。據民警介紹,專案組成立后,隨州市公安局要求專案民警盡量不與家人聯系,上不告訴父母,下不告訴妻兒,尤其是涉及案件的情況,更要守口如瓶。
專案民警先后20余次趕赴北京、浙江、武漢、河南等地開展調查取證,獲得了大量線索,摸清了一個盜掘古墓、倒賣文物的特大犯罪團伙的情況。(法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