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有媒體報道,打架事件中年輕的一方,是白云區(qū)某中學的老師,網(wǎng)友也因此表示,為人師表應該以身作則,主動讓座。不過,昨日記者聯(lián)系上這名28歲的男青年吳家輝,他表示,他是廣州自來水公司下屬的一名工人,是“查水表”的。對于陳道才的說法,他多次表示,“以正常人的邏輯思考一下”,并認為對方是“報復”。
昨天,記者在跟他對話的時候,吳家輝一直以反問的語氣進行。
記:上車之前你站在老伯的身后嗎?
|
|
吳:我們當時幾個人有秩序地在排隊等候,他就從旁邊插了隊進來,周圍的人都沒有說他,所以我就提醒了他一下。
記:然后就發(fā)生了視頻那一幕了嗎?
吳:上車之后本來就有人把位置讓給他了,但是他坐在那里,就一直仇視著我,他那種就是報復心理。
記:但是對方說是你先挑釁他?
吳:以正常人的邏輯思考一下我前面所說的,我這樣做可能嗎?
記:你耳朵受傷的情況怎么樣?
吳:左邊耳朵受了傷,差一點要縫針。
記:你作為一個年輕人,為什么一直被他壓著不還手?
吳:當時我毫無準備,你相信一個60多歲的老人家,會突然之間動手嗎?現(xiàn)在最大的遺憾,就是為大家出了頭,但是卻沒有人出來幫忙。
記:那平時的話會不會讓座給老人?
吳:如果真是有需要的老人家,我會讓座,但你看到他那個身壯力健的樣子,像是需要讓座的人嗎?而且讓座和插隊是兩回事。
網(wǎng)友聲音
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
“@曾艷輝”:“尊老愛幼是應該的。但對于讓座會遇到一些特別的時候,也許這個位置是你排長隊排來的,也許這趟車程比較遠,又或許今天心情不好或身體不舒服,讓座時就會有些猶豫。老人們不應該覺得太理所當然,可以給讓座者回應一個微笑,一句謝謝,這也是相互的尊重。相互理解一下下。
“@張劍足球檢察”:鄙視不讓座的,痛恨打架的,譴責那些站腳助威、看熱鬧的,是社會整體文明的問題,一起努力吧。
“@老榆樹同學”:讓座是道德問題,打人是法律問題,不可混為一談。
“@月品茗”:多一份寬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文/記者周浩杰 陸建鑾 圖/記者楊勤)
公交文明還缺什么?
15年前,從五山崗頂?shù)奖本┞罚罟卉図槙车脑捯驳没ㄉ?0分鐘。1997年6月28日,廣州地鐵一號線首段的開通,給廣州人出行帶來全新的變化,不到20分鐘就從城東穿行到北京路??s短時空,緩解擁堵,帶動經(jīng)濟,歷經(jīng)15年的建設,今天的廣州地鐵,大大改變了都市人的生活,成為廣州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廣州地鐵在推動城市物質(zhì)文明的同時,也成為展示廣州城市文明禮儀的一扇重要窗口,遵守搭乘文明也是每一個市民義不容辭的重任。四通八達的地鐵,如今也逐漸成為與市民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重要公共場所,成為南北過客、海外來賓對廣州城市第一印象的最形象記憶。
記者到過英國倫敦、法國巴黎,也去過韓國首爾等地,一番比較之后發(fā)現(xiàn),作為中國重要城市的廣州,廣州地鐵不但硬件最先進,地鐵內(nèi)也始終保持成為世界最干凈地鐵之一,這曾經(jīng)令多位駐廣州的外國總領事感到驚訝。廣州地鐵要繼續(xù)保持一貫的干凈有序,需要得到全社會的支持,也只有繼續(xù)倡導地鐵等公共場所的文明禮儀守則,才能提升廣州世界知名度的整體文明標桿。
進出地鐵扶梯靠右站立讓出快速通道,搭乘地鐵先下后上繼續(xù)保持良好秩序,是作為文明城市的最基本要求。排隊禮讓作為保持地鐵良好秩序的最基礎規(guī)則,希望得到全體市民的維護和遵守。
細心觀察,目前廣州地鐵和乘客存在著一些有待改正的問題,比如不少乘客習慣擁堵在站臺的車廂出口處,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時段,將出口堵得水泄不通,令下車乘客舉步維艱。有讀者建議,目前地鐵站等候線劃分也尚待完善,特別是許多站臺等候區(qū)的設置并無嚴格統(tǒng)一,等候區(qū)堵住車廂出口的半個門,不利于先下后上的人流疏散,建議管理者對全市站臺等候區(qū)做出調(diào)整。還有一點也不可忽視,乘客應該嚴格遵循先下后上原則,文明禮讓。
還有讀者指出,盡管車廂內(nèi)都設有老弱病殘專屬座位,還是有個別年輕乘客爭先恐后去搶占。另外,對主動讓座給一些上年紀乘客的舉止,受者應該有起碼的道謝,而不應該視讓座為理所當然。
在倫敦、巴黎等地,地鐵設施都比廣州陳舊得多,同樣存在高峰期的擁堵,但當?shù)厝肆己玫闹刃?、默契的擁擠、友好的微笑,給記者留下至深的印象。
在倫敦和法國,車廂內(nèi)靠近出口的座位設置是活動的,一到高峰期,乘客自覺收起座位站立搭乘。這些好的經(jīng)驗,都應該成為廣州借鑒的榜樣。
在借鑒好的經(jīng)驗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提高自身的文明意識,在遇到糾紛時能多一些忍讓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寬容多一些尊重。退一步海闊天空,別再出現(xiàn)這樣極端的個案,污染我們的眼睛。
他山之石
《香港鐵路附例》規(guī)定,任何人于鐵路處所內(nèi)不得使用任何威脅性、粗穢、淫褻或使人反感的言語,或鬧事、行為不檢、行為不雅或作出使人反感的行為。
另外,任何人在公眾地方作出喧嘩或擾亂秩序的行為,或使用恐嚇性、辱罵性或侮辱性的言辭,則有可能會被警方控以公眾地方行為不檢罪。一經(jīng)定罪,可處罰款及監(jiān)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