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自己變?yōu)楫敵鯀拹旱哪?/p>
工人日報10月20日消息,“人生都是現(xiàn)場直播,沒有辦法重來”,一旦伸手就可能被捉,一旦貪腐就會身敗名裂。正因如此,該系好第一顆扣子,別讓自己變?yōu)楫敵鯀拹旱哪印?/p>
近日,8集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在央視播出,在第一集《人心向背》中,全國人大環(huán)資委原副主任、云南省委原書記白恩培,河北省委原書記周本順和四川省委原副書記李春城等三名落馬的原省部級官員同時“亮相”,現(xiàn)身說法。鏡頭中,他們對自身的違紀違法行為進行自我剖析和懺悔。
《人心向背》“猛料”十足,披露了不少鮮為人知的細節(jié)。無論貪官落馬前后的容顏落差,還是不無誠意的懺悔;無論貪官處心積慮追求奢靡,還是大肆搞迷信,無不讓人受到觸動。其中,最讓人反思的也許是周本順這句話:從小我們吃過很多苦,所以是從貧寒之家出來的,從小就痛恨貪官,到最后自己成了貪官,我感覺這是一個莫大的悲哀。
痛恨貪官卻變成了貪官,在追悔莫及時說的這段話,可信度應(yīng)該頗高。當年的窮孩子為何成了大貪官?當年頗有志向的才俊為何淪為人人不齒的腐敗分子?
粗略說來,不外乎以下原因。一是隨著權(quán)力的擴大,敬畏意識卻弱化,理念和信仰拋了錨。為享樂而將黨紀國法拋在腦后,甚至有種再不撈錢就來不及了的“緊迫感”。比如有貪官稱,看到商人住豪華房子,坐豪華車,還買私人飛機,我也追求像他們一樣的生活,這思想就變了。
二是權(quán)力越大,誘惑越多,但缺乏節(jié)制,終被誘惑俘虜。周本順說過,我只看到了里面的五光十色,沒有看到里面的刀光劍影。商人和官員勾肩搭背,顯然不會做賠本買賣,而是以誘餌釣大魚。以白恩培為例,其妻看中個手鐲,大概1000多萬元,讓某商人購買。如果不是白恩培手握大權(quán),能滿足商人所需,他們會如此舍得下血本嗎?
還有,落馬的省部級官員都稱得上一方諸侯,他們沒有受到足夠監(jiān)督,相反在任上權(quán)力過大,大到一度可以為所欲為,最終落入法網(wǎng)。“官當?shù)搅宋疫@個級別,制度對我而言就像牛欄里關(guān)貓。”“官當?shù)轿覀冞@一級,就沒有人敢監(jiān)督了。”這些也許有夸大其詞的成分,但從中可知,一些官員到了一定級別確實不受足夠監(jiān)督,這也是他們亂來的重要原因。
如今,中央已明確提出,反腐敗必須保持高壓態(tài)勢,無禁區(qū)、全覆蓋、零容忍,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使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得到發(fā)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yīng)初步顯現(xiàn),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tài)勢正在形成。一旦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形成,官員想腐敗也不易了。
“人生都是現(xiàn)場直播,沒有辦法重來”,一旦伸手就可能被捉,一旦貪腐就會身敗名裂。正因如此,該系好第一顆扣子,別讓自己變?yōu)楫敵鯀拹旱哪印?/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