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管稱從外國志愿者身上學到先敬禮后講理
“您好,這里是盲道,不能占用,會影響盲人通行,我來幫您搬走吧!”來自南非的斯坦尼用中文一字一句的跟在盲道上擺攤的小販說道。7月17日上午,在合肥市淮北路邊,記者看到兩名身穿城管制服的非洲小伙,正在勸說一名做豆?jié){生意的小販搬離盲道。
這兩名非洲城管名叫斯坦尼和普林斯,是安徽大學金融系的學生,7月14日,他們接受了廬陽區(qū)杏花村街道的聘書,成為城管志愿者。8時30分,兩名外國城管開始了上午的志愿工作,他們看到淮北路的盲道上停放著的兩輛電瓶車,斯坦尼和普林斯左右張望尋找車主,不一會兒,就有市民喊來車主。他們敬了個禮,然后對車主進行勸說,普林斯的中文說的不太流利,一邊說著一邊向車主比劃著搬車的動作。
“在我們國家,也有很多隨意在盲道停車、占用盲道做生意的現(xiàn)象,也會有城管去管理,城管這個職業(yè)在我們國家的稱呼翻譯成中文是‘市政管養(yǎng)’。在非洲,對于小攤販,政府會劃定適合的地方給他們做生意,在中國也是這樣,我覺得這種方法很好?!?
在自己國家沒有做過城管工作的他們,來到中國做了城管志愿者。說到對城管工作的體會,斯坦尼表示:我認為城管工作最重要的是尊重和理解,首先要做的是禮貌的勸說,如果有的人就是不遵守,那法律就是法律。
街道的城管們從外國志愿者身上學到了一點:先敬禮、后講理。當了17年城管的王琳說:“斯坦尼和普林斯跟市民們交流的時候會先敬個禮再開始說,這點我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改善,畢竟我們也是穿制服的嘛!我們在近幾年工作中,也都是以勸說為主進行人性化執(zhí)法,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種方式了解我們的工作?!?/P>
據(jù)活動的負責人龐策介紹:為了探索城管人性化管理的新模式,之前合肥市廬陽區(qū)杏花村街道舉辦過讓城管和瓜農(nóng)、商戶角色互換的活動,通過換位思考、相互理解,城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次邀請外國志愿者體驗城管工作,也是希望大家能夠換個角度看待城管,了解城管的工作、支持城管人性化的管理。
合肥市城管局宣傳處長周晶表示:在城市不斷發(fā)展的進程中、在城管執(zhí)法人性化的過程中,希望市民也能夠增強社會責任感,為城市發(fā)展盡一份力。(記者 葛如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