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diào)顯示,北上廣54%受訪者表示“不接受”同性戀行為。
近期,網(wǎng)絡上流傳的一對男子舉辦婚禮的圖片令不少人對同性戀更加關注。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本月對北京、上海、廣州三大城市的民意調(diào)查顯示,盡管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話題一直備受關注,且同性戀行為也越來越常見,但民眾的主流觀點仍是“不能接受”。而不同人群對同性戀的表態(tài)差異顯著,其中女性、30歲以下的青年人、本科及以上學歷者更為包容和接受。
不足三成人支持同性結(jié)婚
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于今年10月對北京、上海、廣州三大城市進行了“同性戀北上廣市民看法”民調(diào),以分層隨機抽樣,電話訪問了三地共1502位市民。
從受訪者自身對社會觀察的角度來看,較多人認為我國社會“不能容忍”同性戀行為,比例為48%;認為社會能“容忍”的人有35%;另外17%的人表示“難說”。從個人對同性戀行為的態(tài)度來看,對于“同性之間戀愛是正常行為”的說法,表示“接受”的受訪者比例只有31%,而表示“不接受”的人就多達54%,兩者相差23個百分點,還有15%的人認為“難說”。
而據(jù)美國民調(diào)機構蓋洛普同年調(diào)查顯示,美國人對同性戀行為的看法與中國人不同,有54%的人認為可以接受,但持“不接受”表態(tài)的人也不少,為42%。
在持不接受態(tài)度的人群中,有57%的人認為同性之間戀愛“不符合社會道德”,其次是“讓人心里不舒服”、“不符合自然法則”,被選比例接近或超過五成,而表示“容易傳染性病、艾滋病”的也有39%。在接受者看來,首要原因在于同性之間戀愛“也應得到社會尊重”,被選比例為64%;有46%的人還認為這種行為純屬“個人偏好”。
對于“我國法律應容許同性戀者結(jié)婚”的說法,有48%的受訪者持“反對”態(tài)度,而表示“支持”的比例不足三成(27%);還有25%的人認為“難說”。
值得關注的是,受訪者對與同性戀者交友的態(tài)度呈現(xiàn)分化,有48%的人“不接受”與同性戀者交友,但表示“接受”的比例也不低,為42%。
女性更易接受同性戀
不同人群對同性戀的表態(tài)差異顯著,其中女性、30歲以下的青年人、本科及以上學歷者更為包容和接受,甚至對同性婚姻合法化也都有40%以上的人表示“支持”。
調(diào)查還發(fā)現(xiàn),對“同性之間戀愛是正常行為”、與同性戀者交友等方面,女性的接受度明顯更高,比例分別為34%、45%,均比男性多出7個百分點。
從不同年齡層來看,30歲以下的青年人相對更容易接受同性戀,其中接受同性戀者成為朋友更為明顯,比例多達69%;“同性之間戀愛是正常行為”、“我國法律應容許同性戀者結(jié)婚”的比例也都在五成左右;相反,61歲以上的老年人接受比例均不足15%。
對于上述三項指標,本科及以上受訪者表示接受的比例均居首,比初中及以下人群至少高出30個百分點;其中,高學歷者接受同性戀者成為朋友的比例最高,達57%,認為“同性之間戀愛是正常行為”的比例也接近五成。(記者/劉靜 通訊員/吳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