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年中,表面看似平淡無奇的石材業(yè),早已孕育了一大批革新意識強的潛力股企業(yè)。位于南安水頭鎮(zhèn)大盈村的盈磊石業(yè)便是其中一家。
盈磊石業(yè)總經理陳生告訴記者,2014年下半年,盈磊引入了職業(yè)經理人,從財務整改開始著手,繼而成立戰(zhàn)略規(guī)劃委員會,再到企業(yè)文化建設。經歷一年多的打磨,盈磊內控管理制度已基本建成,企業(yè)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應收款回款率提高到80%,材料成本節(jié)省百萬元。
采購實施簽名制省下百萬成本
石材業(yè)發(fā)展30多年來,“太好賺”成為社會上各行各業(yè)人士趨之若鶩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因為太好賺,讓石材人大手大腳,產生了一些不必要的資源與管理浪費。
“太好賺的日子結束了,日后石材企業(yè)要發(fā)展,必須精打細算。”財務出身、現為盈磊職業(yè)經理人的徐娟說,內控制度建設是企業(yè)開源節(jié)流的第一關。
如今,在盈磊石業(yè)里,進來的物、出去的錢都是一清二楚。徐娟坦言,能實現這樣的目標,主要從兩方面著手:物料檢驗和經常檢驗。據介紹,每年年初,盈磊行政部就會做出全年輔料采購計劃表,繼而由采購、行政、各部門主管組成采購團,與一級輔料供應商談判,談判的內容主要是價位、質量、送貨方式等。
徐娟表示,讓行政和部門主管參與采購,不但可以做到采購明細清晰化,還可以保證產品質量。如果單由采購員一人去采購,難以保證輔料品質。而主管參與采購后,對每一批入庫的輔料都要進行簽名。之后,還會對生產產品進行抽檢,也就是經常檢驗。如果抽檢產品出現問題,就要尋根溯源,層層篩查;如果是膠水質量問題導致產品不合格,就要讓簽注膠水入庫的大理石車間主管負責。
在如此嚴格的責任制制度下,施行初期,令不少員工感到不堪重負。但在徐娟看來,這并不是制度故意為難員工,只是希望員工可以對自己的崗位負責,對公司利益負責。果不其然,責任人簽名制施行一年后,材料不良率大大降低。僅輔料成本,每年就可以減少近100萬元的支出。
重大決策不是“老板說了算”
對于任何一家石材企業(yè),應收款回款率低都是最為棘手的問題。盈磊也不例外。
徐娟告訴記者,在閩南地區(qū),很多企業(yè)都沒形成規(guī)范化的企業(yè)制度,因而承接的很多項目都是老板的“人情工程”。所謂“人情工程”,就是沒有到款,就先給發(fā)貨。如果發(fā)完貨以后,對方還遲遲不給打款,就會給企業(yè)造成巨大的資金壓力。
為此,在徐娟進入盈磊半年后,就提議成立“戰(zhàn)略規(guī)劃委員會”,去除“老板中心制”。以后面對重大項目,由該委員會拍板接還是不接,而不是由老板說了算。
據介紹,該委員會主要由公司高層組成。對于每一個不確定性的大項目,每個人都能就各自負責的領域提出專業(yè)性意見,而后再經過綜合評估,來確定實施方案。徐娟認為,雖然老板是企業(yè)掌舵人,但一人的想法必然存在局限性,而通過群策群力,一個項目的利弊才能被解剖得更為直觀明了。
“與老板一人說了算相比,群策群力需要耗費的時間的確會更多一些。”徐娟補充道,但有時候慢也是一種效益,慢也是一種效率。一個完善的方案,或許能為公司杜絕很多不必要的損失。比如,降低返工率就是最高的效率。
據了解,自戰(zhàn)略規(guī)劃委員會2015年3月成立至今,已為盈磊石業(yè)評估了近10個重大項目。該委員會通過“辯證雙面性”,決策項目做與不做,定金比例多少發(fā)貨為宜,如果尾款遲遲不到位,又將如何進行溝通等問題。
半年未出現員工流失
在徐娟看來,一個合理的內控制度,應該是軟硬兼施。在財物調配方面,必須嚴格按規(guī)定執(zhí)行。但一個企業(yè)如果只是一味地給員工限制條條框框,而不注重“家”氛圍的營造,必然也難以留住員工。
因而,在內控整改中,徐娟極為倡導讓員工安居樂業(yè)。據介紹,在盈磊石業(yè),很多員工都是出自同一家庭。“如果男的在刷膠部上班,我們則會將其待業(yè)的妻子安排到相對輕松的質檢部。”徐娟說,只有小家庭和諧,才能保證公司這個大家庭的和諧。
此外,盈磊為了豐富員工們的業(yè)余生活,還開辟了免費的活動中心,辦公樓6樓裝修成KTV包廂和自助火鍋餐廳。員工們只要提前預約,公司就會免費幫忙采購火鍋佐料和食品。
除了這些顯性福利,盈磊營造的一些隱性福利也值得一提。在辦公樓到工廠之間近百米路段兩旁,均筑起了特別小清新的花墻,是水頭首個名副其實的花園式廠房。而員工休息區(qū),更是聘請臺灣園林設計師精心設計,有假山、水流、樹木,還有用石材做成的綿長鋼琴鍵。
“在內控整改初期,的確有一些人員流動。但2015年下半年,就再沒有一個員工流失。”徐娟表示,很多福利公司不可能一步到位,但這一年來都在改變。(記者 蔡靜琦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