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眉山鄉(xiāng)觀山村,提起一條條干凈整潔的鄉(xiāng)間水泥路,村民們都會想到該村黨支部書記李戊己。20年來,他把一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小山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美麗村。
【修路】他“厚著臉皮”籌資200多萬
“出不去,也進不來。村里連條像樣的泥土路都沒有。”這是1994年剛從外地回到村里擔任文書一職的李戊己,對村里的第一印象。
要想富,先修路。1996年,時任村黨支部副書記的李戊己決定修路。當時,很多村民白天下田,晚上就扛著鐵鍬鋤頭幫忙修路。
李戊己說,觀山村最早修建的一條路通往鄉(xiāng)政府,大約有4公里長,四五米寬,耗時近一年才完工。隨后,通往觀音村以及侖蒼鎮(zhèn)的道路相繼完工,2000年,全村道路開始硬化。
“這些道路大大方便了村民的進出,也改變了村容村貌。然而,修路并非易事,資金就是最大的困難。”李戊己說,觀山村地處丘陵,建一條道路花費不菲。
思考再三,李戊己決定找鄉(xiāng)賢籌資。“鄉(xiāng)賢都在外省,打電話又怕說不清楚,只好自己外出籌集資金。”李戊己說,幾周時間里,他走了十幾個城市,“厚著臉皮”籌到資金200多萬元。
如今,觀山村的道路都鋪上了水泥。“全村共12.7公里的道路全部完成硬化,基本上每家每戶門口都有水泥路。”李戊己說,今年8月,觀山村繼續(xù)對村道提級改造,從村部至皇旗尖生態(tài)茶園的道路將從原來的3米多拓寬至6米多,整個工程大約3公里,投資約100萬元,預計10月底完成。
【變化】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2011年,是觀山村變化最大的一年,也是李戊己當村干部以來最難熬的一年。這一年,觀山村被定為泉州市重點幫扶村。
村干部小陳說,當時很多村民不理解,有些還罵他,認為村里在他的帶領下,成為泉州市級貧困村,丟了臉面。“對于村民的態(tài)度,他只是微微一笑,因為他相信,這是觀山村發(fā)展的一次新機遇。”小陳說。
李戊己告訴記者,觀山村有豐富的資源,紅磚瓦房隨處可見,全村保存較完整的百年古大厝有20多座,只要利用好,就能開發(fā)出一條獨具特色的農(nóng)村發(fā)展道路。
很快,他將泉州市重點幫扶工作和新農(nóng)村建設結合起來,對部分古厝進行修繕,并將每座古厝的歷史文化資料進行整理,同時,修建尋訪古厝的便道,加上新建的便民服務中心、衛(wèi)生室、村文化廣場、文體活動中心等設施,觀山村面貌煥然一新。
3年來,觀山村連續(xù)成為南安市美麗鄉(xiāng)村示范點和泉州市美麗鄉(xiāng)村入圍村。“2011年以前村民的年均收入大約是4000元/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超過8000元/人。”李戊己說,他有個夢想,就是把鄉(xiāng)村游搞起來,帶動全村經(jīng)濟發(fā)展。“下一階段,我們還將繼續(xù)對古厝、古民居進行修繕保護,重點放在‘鄉(xiāng)村游’項目上,打造‘最佳休閑鄉(xiāng)村’。”
【提高】帶領村干部學電腦
在村民眼中,李戊己除了務實外,還是個“趕時髦”的人。原來,3年前,55歲的他開始向?qū)O子學習電腦操作。
“戴著老花鏡,皺著眉頭,一邊嘀咕著操作要點,一邊在鍵盤上摸索。”小陳告訴記者,很多村民到村部辦事,見到這一幕都會笑他,勸他“別瞎折騰”??墒撬偸腔卮穑?ldquo;做村里的工作一定要會用電腦,不會也要學到會!”
李戊己說,他學到一定程度后,就“強迫”村兩委跟他一起學。起初還有些人不愿學,認為一把年紀了,學電腦沒多大用處。后來,在他監(jiān)督下,大部分村干部都開始學起了電腦?,F(xiàn)在,觀山村村干部都已經(jīng)能熟練運用電腦填報表格、編輯文檔、上網(wǎng)查詢資料了,村里各項工作的效率有了很大提高。(記者 洪雅娟 通訊員 劉建平 洪小燕 黃金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