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安市碼頭鎮(zhèn),說起今年80歲的雷金算,當(dāng)?shù)厝藷o人不曉,他是一名鄉(xiāng)村投遞員。由于碼頭鎮(zhèn)有些鄉(xiāng)村比較偏遠(yuǎn),50年前,村里聘請熟悉當(dāng)?shù)厍闆r的村民作為投遞員。當(dāng)年,年輕的雷金算應(yīng)聘上了,每天徒步十幾公里,為兩個行政村、十幾個自然村的村民送報紙。這一送,就堅持了50年。
背30斤重郵包“翻山越嶺”送報
前天13點10分左右,吃完午飯后,雷老伯沒有休息,而是徒步30分鐘到南冬村和附近自然村送報紙。肩上背的綠色郵包里有幾十份報紙,足足有二三十斤重,手上還有一個小編織袋,裝的是快件和快遞,“報紙多的時候,還得用扁擔(dān)挑。”每到一個訂戶家,他都要先卸下背包,放在地上,彎腰抽出報紙。如果訂戶家有人,直接遞過去,如果沒人,他就塞進(jìn)訂戶家門縫或者窗臺,再挎上郵包繼續(xù)到下一家。
送了五六戶后,原本還是柏油路的路面忽然變成了只有一車道寬的上坡土路,路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一路上少有村民出入,走了半個多小時,終于到達(dá)下一訂戶家。此時,十幾條狗突然從四面八方竄了出來,他一邊把狗趕出,一邊掏出報紙,將這段路上唯一訂戶的報紙,塞進(jìn)了門底下,“偶爾會有小偷來偷雞鴨,所以村民們都養(yǎng)狗防賊。”
下一個自然村,需要徒步十幾分鐘穿過一條山路才能到達(dá)。路面只容一個人通過,兩側(cè)雜草叢生,有的甚至高過一個人?!斑@條路一遇到下雨,就特別滑,要揪住旁邊的雜草,才能走穩(wěn)?!弊吡撕脦讉€自然村,到傍晚五六點鐘,雷老伯才送完一天的報紙回到家。
而在午飯前,他就已經(jīng)先送出了一部分報紙。這樣算來,雷老伯每天送報走的路有十幾公里。
熟悉當(dāng)?shù)厍闆r一做就是50年
從1965年1月1日起,雷老伯就開始送報紙。每天上午10點左右,郵局會把當(dāng)天的報紙送到他家。接到報紙后,他就和今年74歲的老伴吳阿婆一起分揀報紙,“幾十年了,誰家訂什么都清楚,不需要寫在報紙上?!崩桌喜f。分揀完報紙,他先到最近的村莊送報,然后回家吃飯,下午再去其他地方送。
50年來,走了多少路,穿破多少雙鞋,背斷過多少個郵包,他已算不清了?!耙荒甓嫉么┢坪脦纂p鞋子,就算是下雨,他都會打著傘去送報紙。”吳阿婆說。一年除了周日以及春節(jié)三天外,他風(fēng)雨無阻送報紙。早些年送報紙,一年只有5塊錢報酬?,F(xiàn)在送兩個村的報紙,一年的收入也就4000余元,但他還是堅持下來。
老人身體硬朗送報都很準(zhǔn)時
見到雷老伯,村民們都很熱情,“進(jìn)來歇歇,喝口水?!薄安蝗菀祝衲甓?0歲了,還在給大家送報紙?!薄皥蠹埫刻於紲?zhǔn)時送到。”村民們對這位8旬老人贊賞有加。
一些村民由于住的地方離鎮(zhèn)區(qū)遠(yuǎn),就托雷老伯到鎮(zhèn)上幫他們繳納電話費、電費?!皫资炅耍覀兌颊埶麕兔诲X,很放心,而且他沒有加收任何其他費用?!币晃痪用窀嬖V記者。
雷老伯的子女們都已成家立業(yè),他們擔(dān)心父親的身體,勸他不要再送了,但總拗不過雷老伯。冬天雖然天氣冷,但是一天十幾公里走下來,身子還是蠻暖和的??墒堑搅讼奶欤刻鞆拇笾形缫恢弊叩酵砩?,經(jīng)歷著一天當(dāng)中最炎熱的時間段,“一路汗流浹背,經(jīng)常是到家換衣服時,襯衫和背心已緊緊貼在一起?!庇捎陂L期堅持徒步送報,他的身體狀況還很不錯。雷老伯說:“我害怕騎車,所以一直堅持徒步。貧從懶中來,病從懶中生,走路對身體有益?!保ㄓ浾?張君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