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護法》再中“叫好不叫座”魔咒,檔期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同時期的競爭對手,如“合家歡”口碑動畫續(xù)作《神偷奶爸3》、“大IP 打底”全明星陣容的《悟空傳》,都有更好的觀眾基礎。影院人士告訴記者,像《大護法》這樣的小眾題材影片只會被排在做補充的第二陣營,其他熱門影片上映后該片排片率還會再下降。
票房遇冷的情況也在出品方的預料之中?!洞笞o法》與《大魚海棠》同為光線彩條屋出品,但在宣傳期間出品方不再大談票房空間,而是強調對于具有藝術性原創(chuàng)動畫的看重與延續(xù)。彩條屋總裁易巧就多次表示,國產(chǎn)動畫不能局限在IP里,原創(chuàng)動畫應該更加多元化。
不同聲音讓作品變得更好
在主流的褒獎聲背后,也有人發(fā)出不同的聲音。他們認為,《大護法》的優(yōu)點與缺點一樣明顯,最大的問題在于導演對視聽語言的把控不足。影評人馬小褂指出,故事的推動缺乏邏輯性,影片以大護法為第一視角,但這個人物從頭到尾沒有成長,很難讓觀眾產(chǎn)生“移情作用”,其他許多角色的動機又有些站不住腳,“沒有做好基礎的架構,再出彩的概念,也只是在故作玄虛罷了。”他還認為影片許多場景機位沒有任何變化,也沒有場面調度可言,“構圖幾乎純粹是為了凸顯美術而成立的,作為鏡頭而言,完全沒有其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