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知道天會憤怒,如果人觸犯了它的威嚴。但天是否知道人也會憤怒?
今何在的《悟空傳》圍繞著孫悟空與阿紫、豬八戒與阿月、唐僧與小白龍三段感情線展開。有別于單純的降妖除魔,《悟空傳》里對于人物性格的捕捉面面俱到。小說里所遵循的這種邏輯在影片中依然得到了體現(xiàn)。
郭子健的《悟空傳》舍棄了唐僧和小白龍這條線,著重描寫了孫悟空與阿紫、豬八戒與阿月這兩條情感線。在《悟空傳》里,最令人動容的場景是,悟空被壓于樓臺之下,受盡火煉,但是依然不死,因為他一直在等待著一個人。心不死,身體就不會毀滅。
《悟空傳》里,孫悟空雖然不懼天庭,被妖界崇拜,但是他依然接受著自我靈魂的拷問。在這種靈魂的碰撞中,存在著一個無法磨滅的人——愛看晚霞的阿紫。他的心里放不下阿紫,但是他知道阿紫不能愛。兩人的虐心愛戀賦予了駕于《大話西游》之上令我們更為深刻的印象。
除此之外,孫悟空在《悟空傳》里,更像是一種對抗權威的象征。我們都知道孫悟空是石頭里蹦出來的,他不是神。孫悟空認為神與萬物平等,神卻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孫悟空的對抗成為影片的又一層隱喻。孫悟空因為眾生憤怒,因為愛恨糾纏,蒼穹動搖,他用金箍棒一展憤怒。
《悟空傳》也許是《西游記》相關作品里給金箍棒戲份最多的電影了。金箍棒顏色、形狀的變化都契合著孫悟空的心理歷程,這一次它不再是武器,而是孫悟空精神的外化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