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中有年過七旬,將朝圣當作人生最后一件大事的“楊培爺爺”;有年僅九歲,懵懂走向朝圣之路的小女孩;有父親抱憾離世帶著叔叔圓夢的領(lǐng)路人尼瑪;有身懷六甲期待一個新生命到來的母親;有自覺罪孽深重的屠夫···形形色色的十一個人,歷經(jīng)艱辛,為了心中那堅定的信仰,一路向西。
《岡仁波齊》的丁孜登達——一個出生在朝圣路上的孩子,楊培——一個死在朝圣路上的老人。這是全片關(guān)于生與死的兩個片段,像是一個圓,一個輪回。
身懷六甲,不顧身子去朝圣就已經(jīng)讓我們不能理解了,生完孩子不坐月子,帶著孩子繼續(xù)西行在我們看來更是離譜。孩子的爺爺奶奶看完孩子之后,依然讓孩子隨著他們一起超生。這就是他們的信仰。在他們心里,這個朝圣路上出生的孩子是帶著福報來的,更是帶著使命來的,他理應走完這段朝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