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怎么預防>>
針對湖北武漢等多地報告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日前回應說,當前疫情仍可防可控。
記者從中國疾控中心了解到,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并非SARS、MERS病毒。目前初步調查顯示,該病毒人際間傳播能力和致病性均較SARS弱,因此,不必為此感到恐慌。那么,我們個人應如何預防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根據中疾控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各方專家的觀點,公眾預防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勤洗手。包括在制備食品之前、期間和之后;咳嗽或打噴嚏后;照護病人時;飯前便后;手臟時;在處理動物或動物排泄物后,立刻用肥皂、含有酒精的洗手液和清水洗手。
二是主動防護。在自己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用紙巾或袖口或屈肘將口鼻完全遮住,并將用過的紙巾立刻扔進封閉式垃圾箱內,并洗手。易感人群應盡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可佩戴口罩減少接觸病原風險。避免在未加防護情況下與病人密切接觸,避免觸摸其眼、口、鼻。同時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場所開窗通風,環(huán)境清潔。
三是避免密切接觸。盡量避免在未加防護情況下與養(yǎng)殖或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避免與生病的動物和變質的肉接觸;避免與生鮮市場里的流浪動物、垃圾廢水接觸。
四是良好安全飲食習慣。將肉和蛋類徹底煮熟食用,處理生食和熟食之間要洗手,切菜板及刀具要分開。
(記者屈婷、王秉陽)
新華社北京1月20日電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臨床表現有哪些?
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發(fā)熱、乏力,呼吸道癥狀以干咳為主,并逐漸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表現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部分患者起病癥狀輕微,可無發(fā)熱。
多數患者為中輕癥,預后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如果出現早期臨床表現,是否意味著自己被感染了?什么情況下需要就醫(yī)?
如出現發(fā)熱、乏力、干咳表現,并不意味著已經被感染了。
但如果出現發(fā)熱(腋下體溫≥37.3℃)、咳嗽、氣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癥狀,且有武漢旅行或居住史,或發(fā)病前14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武漢的發(fā)熱伴呼吸道癥狀的患者,或出現小范圍聚集性發(fā)病,應到當地指定醫(yī)療機構進行排查、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