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子的用人之道
工作之外,逍遙子希望自己在生活上有一些純粹的愛好。
逍遙子喜歡看籃球和足球,骨子里是火箭的球迷。他比較喜歡雷吉·米勒型的球員,一劍封喉。足球喜歡阿森納,周末晚上會看英超,偶爾看看中超。“今年還沒有看過恒大淘寶的球,飛一次就為看場球?qū)嵲谔莩?。時間太寶貴了。”
逍遙子不想從看球中體悟什么工作的東西。“看球就看球,總要有自己的一點愛好。”不過,足球和他的工作確實有相通的地方。“基本上我就像個教練一樣,帶著個隊,想11個人怎么排列組合。”不同的是,阿里這支“球隊”遠超11個人,要復雜千萬倍。
如此龐大的阿里經(jīng)濟體,工作千頭萬緒,逍遙子如何下手?
首先是確立戰(zhàn)略思想。
“阿里在戰(zhàn)略思想上一直非常清楚,從最早的使命愿景,到去年的‘五新’。”可是,“思想是沒法執(zhí)行的,思想是要轉(zhuǎn)化成戰(zhàn)略布局,演進成一個戰(zhàn)略的路徑圖,最重要的就是把戰(zhàn)略布局展開,用什么人做什么事,以什么樣的標準來衡量事情的效果”。
“另一方面,集團大了,不同的BU之間怎么樣形成合力,什么樣的情況下應該一起干,什么樣的情況下應該分開干,什么階段應該讓他們單獨跑,什么階段應該把它糅到一起,這是第二個層面。”
第三個層面,更重要的還是人,就是年輕干部的選拔、培養(yǎng),“能夠讓他們擔當更大的事情,承擔更多的責任”。
在阿里內(nèi)部,逍遙子反對以新人和老人來區(qū)分同事。“文化價值觀的核心是看味道,是看人的特質(zhì)。什么是阿里的味道?第一,這個人必須善良,第二,愿意主動先相信別人一點。”
逍遙子一直在文化和人力資源上推動多樣性。“這是我作為CEO對這個公司的責任,也是過去兩年我身體力行的。”他覺得,讓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工作經(jīng)歷、不同特質(zhì)的人在一起,在一個大的舞臺上形成一種連接,這是阿里未來發(fā)展最重要的事情。
逍遙子找人的方式很特別,“我不太喜歡用‘招人’這個詞,我用‘找人’,我找人很簡單,大家坐下來喝杯茶”,要么是看中他的潛力,要么就是已經(jīng)有非常好的特質(zhì),年齡在35~45歲之間。喝茶聊到最后,就一句話,“可能你在原來的地方已經(jīng)功成名就了,財務自由至少一大部分,但你想不想一起折騰點事情,以后你可以講故事給孫子聽”。
逍遙子培養(yǎng)人的方式也很特別,特別重要的人,先讓他干助理。“新來的同事,你把他找來,你不能把他扔著不管,你得給他撐把傘,讓他能夠先適應一下環(huán)境、土壤、水溫。”
他覺得,阿里這幾年對于整個無線化的成功轉(zhuǎn)型,正是依靠了原來那批沒有電商基因的同事。他們就是無線化的一代產(chǎn)品經(jīng)理,他們和PC時代沒有關系,他們就是生于長于無線時代的一批85后。
“阿里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味道,而不是形式,關鍵骨子里你是不是簡單真誠,愿意去相信這件事情。”
和馬云很互補的“老逍”
身邊人叫逍遙子“老逍”,老逍稱呼馬云為“馬老師”。老逍雖然是70后,但“馬老師”只比他大8歲,老逍自己也覺得“其實大不了幾歲”。
2007年逍遙子從盛大來到阿里巴巴,馬云在西湖邊請新人喝茶聊天,問大家為什么來阿里。逍遙子說,他已經(jīng)干過一個30億美元的CFO了,想干個300億美元的。他沒想到,自己現(xiàn)在干的是3000億美元的公司,而且不再是CFO。
發(fā)展如此成功,當然就有人來問逍遙子是怎么設計職業(yè)規(guī)劃的。這讓他很無語。“這不是規(guī)劃得出來的。我很幸運,其實從來沒有想過做阿里的CEO。今天既然在這個位置上,第一個是感恩,第二是責任。”
逍遙子和馬云性格不同,但很互補,星座也是。
馬云思想上非?;钴S,停不下來,物理空間上也很活躍,在外面跑的時間很多。“像今年他自己說,一年光飛行時間就800多個小時,那再加上落地的時間,大量的時間在外面。”財務出身的逍遙子相比之下要安靜很多,即使在杭州工作10年,熟悉的也只有阿里園區(qū)附近。
在外面過上兩三個禮拜甚至一個多月的話,馬云就會在杭州待上幾天。每次回來,逍遙子就和馬云提前約好,兩個人坐下來單聊,通常一開始說要聊兩三個小時,最后可能會聊到三四個小時。不一定非要說業(yè)務,聊的都是碎片化的東西。“要在業(yè)務和思想上對個焦。”逍遙子覺得這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馬云的天馬行空給阿里帶來的是巨大價值,因為從日常的事務中跳出去了,所以能夠俯視一些東西。逍遙子的比喻是,“馬老師”有點像外星人在俯視地球的感覺。
“我們要做好今天,這是肯定的,因為機會已經(jīng)很多了,也已經(jīng)布了很大的局,其實還是不錯的局,但是核心是你要站在未來五年、十年甚至更遠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會發(fā)生什么變化,看互聯(lián)網(wǎng)會發(fā)生什么變化。”這些,馬云從日常管理中跳出去會做得更好。
逍遙子和馬云也有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不過沒有想象中的劍拔弩張,逍遙子不是那種火爆型的性格。有一次馬云甚至忍不住問他,說好像沒有看到他發(fā)過火。
其實,逍遙子也有發(fā)火和焦慮的時候。對不同意見,逍遙子一般是先聽,把觀點講清楚,過一段再說。因為有些事情時間是最好的證明,爭是爭不清楚的。
馬云開會愛打太極拳,逍遙子開會則喜歡圍著桌子溜達,一天坐12個小時受不了。之前,壓力大的時候逍遙子喜歡關門在屋子里一個人抽煙,現(xiàn)在抽得少了,畢竟不能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在公司內(nèi)網(wǎng)上,逍遙子被認同最多的那個標簽是“既聰明又勤奮”,這是員工自發(fā)為他標注的標簽。
逍遙子很忙,計劃都得提前三周安排,事情和問題太多,但他說問題再多也不愁。“這么大的公司,每天都有解決不完的問題,如果被這個問題愁死了,其實對解決問題一點好處都沒有。見招拆招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要跳出來,不是問題追著你,是你追著問題,就是你認為最重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在這上面可能時間管理變得非常重要。”
談起這幾年的改變,他覺得自己多了一些冒險精神和擔當,“要善于做不完美的決定。”
逍遙子很佩服馬云的演講能力,前幾年,他還想著怎么去學,后來一琢磨,發(fā)現(xiàn)學不會,有些東西是與生俱來的,還是要按照自己擅長的方式去做事。
現(xiàn)在,身邊工作人員也不給他寫講話稿,而是逍遙子自己想好要講幾點。講完后一整理,就是一篇稿子。
有時候,痕跡在每個人身上都很難抹去。阿里CEO已經(jīng)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式,并且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