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心”神醫(yī)
陳里德:海軍和平方舟醫(yī)院船主機班班長,二級軍士長軍銜,榮立三等功2次。
陳里德是“和平方舟”上的“兵王”。
自“和平方舟”入列,陳里德就一直陪伴著它。出訪近30個國家,參加各類任務數十次,“兵王”的資歷讓船上的兵們敬佩著、仰視著。
陳兵王有個習慣:每次出航,他的床鋪一定是在“和平方舟”的“心臟”旁。這顆“心臟”就是艦船的主機。他會一直在這個全船噪音最大、溫度最高、環(huán)境最艱苦的地方堅守,直到靠岸。
領導心疼他,多次“攆”他、勸他??伤看味际悄蔷湓挘?ldquo;我是主機班班長,這里出了問題,整條船就動不了。我得把擔子挑起來。”就這樣,這個已入伍23年的“兵王”,一直鉚在底艙、戰(zhàn)斗在水線以下。
這次參加“環(huán)太”軍演,和平方舟醫(yī)院船再次橫渡太平洋。出航、返航,每一程都是長達半個月的連續(xù)航渡,主機長時間處于高負荷運轉狀態(tài)。
要讓主機長時間持續(xù)正常工作,就必須及時發(fā)現并消除各種故障隱患。白天,陳里德每3個小時就對主機故障隱患排查一遍,記錄機房數據、查看油量損耗、聽診主機雜音。每晚睡前,他都會再到主機艙轉一圈。
100分貝的噪音、50多攝氏度的艙內溫度,汗流浹背是常態(tài)。長期工作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人總會很疲憊。可是無論多累,只要一進入工作狀態(tài),陳里德總會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把每個細小環(huán)節(jié)檢測到位。
一天晚上11時,陳里德對主機運行狀態(tài)進行例行的“睡前檢查”。他發(fā)現,當左主機轉速400轉時,中間軸承端部溫度驟升至80度以上,軸瓦溫度達到68度。一旁值班的主機兵何曉杰開始慌了,“船正處于高速航行狀態(tài),如果溫度繼續(xù)升高,可就沒法跑啦。”
陳里德向何曉杰詢問了半小時前的機器狀況,然后迅速對主機各裝置進行逐一檢測。最后,他判斷:軸瓦溫度升高是由端部密封圈發(fā)熱導致,主機能夠正常運轉,不需停機修理。
接下來的30分鐘,何曉杰感覺過得特別慢。他的眼睛一直盯在溫度表上,心一直在嗓子眼懸著。“萬一陳班長的判斷是錯的,后果可就嚴重了。”多年“相濡以沫”,陳里德對自己負責的主機再熟悉不過了。聽音、辨位、錄數據,看圖、索跡、抓苗頭,自主摸索總結出的30余種維修技法和保養(yǎng)技巧,足夠讓這臺主機在他手里“服服帖帖”。
“這次只是鬧點小情緒,沒事的。”正如陳里德所說,主機軸瓦溫度逐漸降低并穩(wěn)定在60度。
很多人這么介紹陳里德:“這是我們船上的‘元老級工匠大師’。”可在陳里德心里,“和平方舟”的主機更像他的孩子。自己孩子是啥脾氣秉性、有啥特點,他比誰都清楚。經常是通過聲音、或是指示表并不明顯的擺動,發(fā)現故障苗頭,并果斷采取措施,把故障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
陳里德不善言談,共事多年的戰(zhàn)友甚至記不得他說過什么讓人印象深刻的話。但有一點,大家再熟悉不過——在又吵又熱的“和平方舟”“心臟”里,有一個由硬沙發(fā)臨時拼湊而成的床鋪,那是二級軍士長陳里德睡覺的地方。
心聲
守得本分方心安
■陳里德
都說我“匠心獨具”,真的是過譽了。新兵下連隊不久,我就開始干機電的活。20多年了,早就對這里的人和事有了感情。都說“在其位謀其政”,作為一名老兵,必須無愧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