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wǎng)11月15日訊 孩子是未來,是一個家庭的中心,是父母的重中之重。在如何教育好孩子方面,每個家庭看法不同、做法各異,但出發(fā)點和初衷是一樣的。讓孩子健康成長,成為一個有愛心、懂禮貌、愛學(xué)習(xí)、講道理,各方面都優(yōu)秀的人才,是每個家長的心愿。那么,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各方面的習(xí)慣如何養(yǎng)成,爸爸媽媽們又有何妙方塑造孩子的品性?
開設(shè)“家長課堂”這樣的欄目,就是期待家長們將自己的教子心得與我們和讀者們分享,與孩子一同成長,記錄下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個難忘的瞬間。投稿地址:66940097@。
今天KK幫媽媽做了多少事兒呢?我想想啊。
我跟KK說:“今天我們得去奶奶家,奶奶做了紅燒豬蹄、白灼蝦和炸肉丸等你。她叫我們幫她做三件事情:1.買12個煎包;2.買面條和小白菜;3.記得買蒜。”于是,“能干”的KK去排隊付20元錢買了煎包,幫媽媽找回了12塊錢;接著站在“蒜”和“蔥”這倆兄弟的前面仔細(xì)研究琢磨了許久,終于挑選了三棵綠葉子(媽媽告訴他黃葉子的不新鮮)的蒜苗付了錢……大大小小做了好幾件事情,最終獲得了一根棒棒糖的獎勵。我問:“今天阿嫲交代的事情都做完了嗎?”KK想了想說:“3件事情都做完了?!焙呛牵_始高高興興的享受他的美味棒棒糖了。
飯桌上,我鼓勵KK把今天的事情講給阿嫲聽。有點靦腆的KK跟阿嫲分享他今天做的好事,自然得到了阿嫲的稱贊。情景跟每個家庭的都一樣,奶奶摸著孫子的頭說:“哎呀,我的寶貝最聰明了,好厲害哦!”
話題的開始,來源于我之前說的一句:“其實現(xiàn)在的孩子個個都很聰明,智商都很高,但是很多都缺乏生存能力(生活能力)?!蔽业倪@個觀點得到了婆婆的認(rèn)可。呵呵,婆婆原來也是個小學(xué)老師。
婆婆跟我舉了她的一位老同事的兩個孫子的例子,由于生活環(huán)境不同造成學(xué)習(xí)態(tài)度上的差異。老同事的大兒子和大媳婦都是工人,家境非常一般,但是孩子勤奮好學(xué),腳踏實地。二兒子和兒媳婦都是銀行白領(lǐng),家境優(yōu)越,但是孩子異想天開,愛玩好動。婆婆說:“孩子多點生活的經(jīng)歷才是以后成長的資本,太優(yōu)越的生活,會給孩子帶來惰性,缺乏勤奮刻苦的動力?!?/P>
婆婆又舉了一個例子,她的一位老姐妹的孫子今年高中畢業(yè)考取了加拿大的大學(xué)。在赴加之前,他告訴爸爸媽媽不需要送行,他自己一個人能行。于是那個孩子自己聯(lián)系到了今年考取同一所學(xué)校的中國同學(xué)(北京),約定了在北京碰面的時間,一同訂了飛往加拿大的機(jī)票,勇敢地帶上行李去追逐自己的夢想。他的爸爸媽媽雖然不舍但是為孩子的獨立自信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婆婆說:“這種孩子不管在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他都可以適應(yīng)得很好。培養(yǎng)這樣的孩子才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