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春節(jié)前各類騙局,人們又該如何防范?
“普通公眾要相信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也不會掉餡餅。很多人之所以被騙,就是因為盲目相信有利可圖、占一些便宜。春節(jié)期間,對一些陌生人的電話短信要加倍警惕,提高甄別能力。”傅蔚岡說。
劉俊海認為,防范的關鍵在于看好“錢袋子”。“因為是詐騙,不是搶劫,所以很多公眾確實對此防范心理有待提高。這些騙局可能出現(xiàn)在微博、微信上,也可能出現(xiàn)在大街上發(fā)的小廣告,還有詐騙電話,甚至還有熟人介紹的騙局。面對各種復雜的情況,人們一定要淡定從容,看好‘錢袋子’,千萬不要為了占小便宜而吃大虧,特別是老年人要重點防范。如果真的被騙,要及時報案,這不僅是自身維權的途徑,也可以避免更多人上當受騙”。
在《2016年網絡詐騙趨勢研究報告》中,還提到了虛假票務:騙子開設虛假的票務網站(包括飛機機票、火車票、輪船票等)實施欺詐,并提示,辦理機票退、改簽業(yè)務要找航空、鐵路公司或購票商辦理,不可輕信陌生短信、電話告知的方式辦理。此外還有微信紅包:主要是通過微信或微信群以返還紅包、借錢、充話費、進群必須發(fā)紅包等為借口,騙取受害者錢財,并提示,不要隨意給陌生人發(fā)紅包,需要交錢才能進入的群大部分是從事詐騙、賭博、色情等違法活動,此種群請不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