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成學生喜歡坐在中間“找自由”
李研同學開學就大二了。他說:“上學期一直坐在中后排,成績也都處于中下游,好幾科成績都在60—70分之間,開學前我對自己說,新學期新氣象,這學期一定要拿好成績,所以開學的第一節(jié)課我就占了第一排的座位,可是頭天晚上睡得遲,上課時禁不住打了瞌睡,結果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當時好尷尬啊……所以我決定以后不坐前排了。”他認為,只要能加強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坐在后排聽講也能提高成績,還能避免被老師提問時“出糗”。
喜歡坐在中間位置的同學中,有26.42%的學生認為上課時偶爾可以玩手機或者睡覺,19.11%的學生怕被同學說成學霸而選擇坐在中間“隨大流”,27.67%的學生認為很少人甚至是一個人坐前排時感覺會很奇怪,17.48%的學生是怕被老師提問或關注,17.89%的學生則是“懶癌”發(fā)作。
近七成學生希望教師上課不要“太嚴肅”
記者進一步調查發(fā)現,學生選擇坐位還與教師的教學風格和個人魅力有關,如有的受訪學生提出,上課時希望老師不要太嚴肅,而是要有親和力和幽默感,這樣上課就不會感到枯燥,而且也會愿意選擇坐在前排聽課,這類學生占比為66.26%,而希望老師有雙“遠視眼”不要總是向前排同學提問的則占47.15%。
“大部分同學選擇坐在中間或是后排,主要是擔心坐前排時會被同學指指點點,也容易受到班級‘非主流’待遇。”材料工程技術專業(yè)大三學生、班干部劉浩然對記者說,剛入學時他坐在前排,聽課效果好也容易被教師認識,但大二后他就選擇坐在中間或后排位置了。